全国高血压日面对膨胀的高血压人群您还


                    小编导语:

今年10月8日是第十九个全国高血压日,近三年来宣传的主题都是要求全民“知晓您的血压”,说明还有不少的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状况,尤其是年轻人。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血压专家委员会秘书、上海交通大医院高血压科副主任医师钱岳晟提醒大家:当前,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居高不下,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压,就根本谈不上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所以,我们疾呼“知晓您的血压”。

严峻现实:高血压患病率高、达标控制率低

“医院高血压专科门诊已经开设了50多年了,从以前的每周三个半天门诊,到现在每天全天门诊,从以前两个诊室到现在开足六个诊室还是每天忙于应付众多的高血压病人,可以直观看到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在不断增长”,钱主任指出,根据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导致了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

上海地区的一项15岁以上人群的调查显示:高血压患病率28.4%,高血压知晓率56.1%,治疗率52.6%和控制率20.5%。说明高血压防治现状很不乐观,患病率存在着农村增长速度快,发病年轻化的趋势;只有一半的病人在进行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而血压的达标控制率仅有四分之一。

这些严峻的现实都在提醒我们:防控高血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1

防控第一步:定期测量血压

生活中有些人对测量血压不以为然:“我平时很健康,没必要测血压。”真的是这样吗?临床上,直到中风或其他并发症出现后,才明白自己患高血压多年的病人并不少见。由于症状隐匿、麻痹大意,他们错过了早期防控高血压的机会,导致并发症出现,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钱主任强调,要对高血压进行早期防治,首先还是要“知晓自己的血压”,而要知道自己的血压,就要定期测量血压。建议读者要利用各种机会来测量血压,医院就诊、单位体检、社区健康小屋测量血压,更要鼓励开展家庭自我测量血压,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早获益。

一般来说,建议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mmHg)的成人,每两年至少测一次血压。易患高血压的人[血压高值者(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85~89mmHg);超重者(BMI24~27.9kg/㎡)或肥胖者(BMI≥28kg/㎡);和/或腹型肥胖者:腰围男≥90厘米,女≥85厘米;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长期膳食高盐者;长期过量饮酒者〔每日饮白酒≥ml(2两);年龄≥55岁者]每年至少测两次。若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心悸、气促、胸闷、肥胖、睡眠打鼾、乏力、记忆力减退、肢体无力或麻痹、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症状,要立刻看医生并测量血压。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是开展高血压防治关键的第一步。

2

防控第二步:一旦发现血压未达标,应尽早干预

在坚持定期测量血压的前提下,一旦发现血压控制未达标,就应及时干预。因为高血压的危害不仅仅是“头晕眼花”,它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水平与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密切相关,收缩压升高10mmHg,脑卒中危险性增加25.0%,人群收缩压在~mmHg比小于mmHg的人冠心病要增加1.3倍。所以钱主任强调,一旦发现血压异常,一定要尽早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干预。

当然,一次测量血压高并不完全等同于患上了高血压。血压容易受到精神情绪的影响而升高,有部分人在诊所测量血压高,在家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因此在诊断高血压的时候要尽量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动态血压可以减少这种状况的影响。

一般来说,初次血压升高指第一次发现血压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如血压≥/mmHg,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并安静休息后,复测仍重度升高,可诊断为高血压。如血压≥/90mmHg而/mmHg者,建议4周内再复测血压2次,均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则诊断为高血压;复测血压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则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每3-6个月至少测1次);对有条件者,进行动态血压或家庭血压测量。

一旦发现高血压后,医院进行确诊,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因素,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降压达标是防治高血压的关键,一般高血压病人血压降至/90mmHg以下,老年(≥65岁)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可降至/90mmHg以下,如果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

3

防控第三步:药物+非药物治疗相辅相成

戴上了“高血压”的帽子后,一般医生会嘱咐病人长期服药。对此有些人心里会嘀咕“天天吃药太麻烦、记不住。”有些人则抱有侥幸心理“吃了一段时间了,血压控制挺好的,可以把药停了吧。”

钱主任对此指出,高血压确诊后,所有病人均应长期坚持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大多数病人需要长期坚持降压药治疗,前者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后者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非药物治疗包括提倡健康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非药物治疗有明确的轻度降压效果,如肥胖者体重减轻10kg收缩压可下降5~20mmHg;膳食限盐(食盐<6克/日),收缩压可下降2~8mmHg;规律运动和限制饮酒均可使血压下降。然而,要想通过采用这些措施以获得降压的作用是需要长期地坚持。戒烟限酒也是高血压病人生活方式中需要做到的一个重要方面,烟酒对动脉血管硬化和血压的直接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血压的稳定也是很重要的,一切紧张、焦虑、埋怨的情绪都是不利血压稳定的。所以为了更好控制血压,我们都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次发现的高血压病人,如果血压/mmHg,且没有其他早期心血管损害的人可以先采取非药物治疗方法观察1~3个月,自我调整后如血压还是超过/90mmHg则应该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争取尽早血压达标,并坚持长期达标,如治疗2~4周后血压尚未达标,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降压药物是稳定血压、控制血压的重要措施,要坚持长期达标,不能擅自停药、换药、减少药物剂量。血压稳定的病人需要在社区进行定期随访,对一些经社区调整治疗方案后血压仍不能达标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查找原因。

(更多精彩内容请







































白癜风治疗医师
白癜风医院的最好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wdac.com/dhby/5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