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医院举行“健康义诊”活动,记者看到,前来现场咨询的人群中多了一些年轻人的身影,年龄普遍在20岁到40岁之间。记者了解到,其中不少人竟然在为同一种现象发愁,即打鼾。
“一睡觉就会打鼾,真是苦了枕边人,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吗?”在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孙玉琴的问诊台前,28岁的小陈咨询道。据介绍,小陈打鼾已有2年,还伴有健忘、疲惫不堪等不良反应。他反问道:“打鼾究竟算不算是一种病?”
现场咨询
病例1小伙打鼾两年半夜憋醒冒冷汗
在咨询过程中,记者发现,小陈体态肥胖,面容憔悴,毫无血色,双眼半睁半闭,一脸疲惫。小陈说,从小到大,自己都没有打鼾的习惯。可是,自从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他感觉压力很大,每天都很紧张焦虑。一日三餐食欲大增,顿顿要吃鸡鸭鱼肉才算“过瘾”。长此以往,导致体重不断飙升,几年间由最初的斤猛增至斤。
“这还不止,现在无论睡午觉,还是夜间休息,总是不自觉地打鼾。”两年前,小陈开始打鼾。起初声音微弱,妻子也没在意。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陈的鼾声越来越大,今年甚至到了“震耳欲聋”的地步,不光妻子难以忍受,就连隔壁邻居也向他投诉。然而,睡梦中的小陈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鼾声太大。
前几个月,小陈还出现了半夜憋醒冒冷汗的怪状。“要是一口气上不来怎么办?岂不是要睡过去?”小陈说,自从打鼾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白天工作时经常心不在焉,不由自主地想睡觉,记忆力衰退。
孙玉琴查看后发现,小陈患上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病例2:36岁女子长期打鼾每天口干舌燥
和小陈一样,36岁的严女士也备受打鼾困扰。严女士告诉记者,她平时很注重饮食健康,每天荤素搭配,闲暇时喜欢做些简单的运动,以增强抵抗力。但即便这样,她睡觉居然还会打鼾。
“虽然不是每天打鼾,但次数和频率也较多,影响了家人的睡眠质量。”严女士的鼾声时而急促,时而平缓,有时还喘不过气来。鼾声也时高时低,极不规律。前段时间,她发现自己每天口干舌燥,动不动就要喝水。针对这样的异状,医院,医生都说是“打鼾惹的祸”。
在就诊现场,孙玉琴仔细听了严女士的描述,在做了详细检查后,发现确实是打鼾引起的不适症状,主要是因为严女士的右侧鼻孔可见“荔枝肉样新生物”,即鼻息肉,而鼻息肉堵塞导致呼吸道不通畅,这才导致打鼾。
记者调查
现状:打鼾越来越年轻化,最小的才4岁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打鼾一般是中老年人的特征,怎么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了呢?对此,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家住翠岗小区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她在西区一幢写字楼里工作,办公室里都是朝气蓬勃的小年轻,可是有一小半人睡觉打鼾。“15名同事里就有5名‘打鼾族’,基本是男性,个个养得肥头大耳的。”周女士坦言,“打鼾族”很不受欢迎,听到鼾声大家都避而远之。
根据就诊病例,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孙玉琴表示,近年来打鼾现象确实越来越年轻化了,除了50岁到80岁的中老年人,处于30岁到50岁年龄层的人打鼾越来越常见。
“10岁到20多岁年龄层的学生占的比例倒不多,而10岁以下的儿童也有打鼾的。”孙玉琴说,之前她就遇到过一名最小的打鼾者,年龄仅4岁,睡觉时都是张大嘴呼吸,伴有明显的鼾声。对此,孩子的父母也没在意,还给他大量“进补”,导致他体型较胖,白天睡眠时间增加,处于疲惫状态。直到父母带小孩检查身体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天生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导致上气道狭窄,继而出现打鼾。
解析:肥胖易引发鼾症,烟酒易加重鼾症
孙玉琴说,打鼾也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以睡眠时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氧血症、睡眠结构紊乱及多系统病理生理改变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她总结道,引起打鼾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无规律导致肥胖,肥胖之后,咽腔狭窄,软腭松弛,最终导致上气道狭窄;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导致咽腔堵塞;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腔里长良性或恶性肿瘤,也易引起鼾症;天生大舌头,舌头肥厚,也易导致打鼾。躺下后舌根后坠,引起上气道狭窄。
孙玉琴说,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经常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她强调,抽烟、喝酒易引起鼻腔、咽部的慢性炎症,导致组织增生,易加重打鼾病情的发展。
医生提醒
保持侧卧睡眠姿势,让呼吸道通畅
孙玉琴提醒,打鼾者可通过减肥、注意睡眠姿势、采用手术治疗以及家用呼吸机等方式治疗打鼾,饮食上少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避免睡前大量饮酒吸烟,多运动。其中在睡眠姿势上应避免仰卧,保持侧卧,让呼吸道通畅。
病人一旦遇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频繁呼吸停止或呼吸浅慢、睡眠中反复憋醒、睡眠不宁、诱发癫痫,睡不解乏,白天困倦、嗜睡等状况时,千万不能忽略或者盲目治疗,医院询问病根,从而对症下药。记者周阳
误区分析
误区1:打鼾证明睡得熟、睡得香
正解:打鼾是种病,憋气会损伤重要脏器
孙玉琴说,市民通常认为“打呼噜不算什么,忍忍就行了”、“打呼噜代表睡得熟、睡得香”……其实不然,打呼噜是种病,是种慢性疾病。夜间打鼾出现憋气现象,说明大脑缺氧,易引起心脏、脑、肺、肾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伤。
误区2:打鼾是男人的“专利”
正解:鼾症也渐渐“盯上”女性
孙玉琴说,越来越多的女性打鼾患者加入队伍中。而女性打鼾除了导致头痛、头昏、健忘、肾脏损害、免疫力下降等与男性相同的症状外,还会因长期打鼾气血不畅造成面部皮肤松弛、粗糙,口臭口苦,过早出现鱼尾纹,眼白浑浊不清,有黑眼圈、大眼袋以及月经不调等危害。
误区3:打鼾只影响睡眠质量
正解:严重时甚至导致夜间猝死
孙玉琴表示,长期打鼾和呼吸暂停导致的疾病有:1.心脑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衰、冠心病、夜间猝死;2.呼吸系统疾病:肺心病、呼吸衰竭、夜间哮喘;3.神经系统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痴呆症、记忆减退、性格改变;4.内分泌疾病:糖尿病、肥胖、儿童生长迟缓;5.性功能障碍:阳痿、性欲减退;6.肾脏损害:蛋白尿、夜尿增多;7.其他:头痛、红细胞增多症、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等。她还强调,研究表明,打鼾是导致夜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北京白癜风哪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