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厦门晚报
一到晚上就睡不着、睡不好
白天却各种睡不醒
说,这是不是你的常态
(图片来源见图片)
今天是3·21世界睡眠日
今年中国的主题是
“良好睡眠,健康同行”
我们一起来谈谈睡觉这件私密事儿
先来看一个案例
饱受失眠困扰
不想吃药都是自己扛
今年45岁的李明(化名)
多年来饱受失眠的困扰
但他对吃药很排斥
一直自己扛着
实在扛不住了
医院睡眠咨询门诊求助
医生了解到,李明的失眠和他的很多不良习惯有关,例如,睡前喜欢喝酒,白天即便醒得早也不起床,一直躺到中午,想把睡眠补回来。还有,不吃早餐,也不运动,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很不好。
既然排斥吃药,医生就对他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明逐渐改变了原来的不良习惯,作息规律重新建立了起来,也增加了活动量,睡眠慢慢恢复了正常。
医院开展世界睡眠日活动。(资料图)
纠正不良习惯
量身制定康复计划
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博士韦璇介绍
不想吃药的失眠患者
可以先到门诊找睡眠治疗师咨询
由治疗师帮助评估是否有睡眠问题
如果不吃药
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帮助改善
韦璇介绍,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是根据患者的睡眠情况,为其量身制定睡眠康复计划,纠正患者的不良睡眠习惯及与失眠相关的不正确睡眠观念,重塑患者的合理认知模式,缓解各种与失眠相关的负面情绪,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
门诊评估后如果适合,医生会建议患者到睡眠医学中心接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六周一个疗程,每次半天。医生还会根据每个患者的特点,给患者戴上一个手环,每天可以监测到他们一个晚上睡多长时间,多久睡着等睡眠状况。
患者正在睡眠医学中心接受脑波治疗仪。
又到了春困时节
然而,对不少人而言
最大的问题竟是睡不着!
那么,睡不着该怎么办?
来听下医生的建议和提醒
安眠药不可怕
不合理用药才可怕
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失眠
就只能先通过药物进行干预
“有些患者一整个晚上不睡觉或者只睡两三个小时,大脑太亢奋。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起效慢,需要先用些药物快速起效,缓解症状后再进行后续治疗,效果会好很多。”韦璇说,还有的患者因为睡眠问题产生了焦虑抑郁的情绪,影响了上学、上班,也可以先使用药物进行干预。“药物和心理治疗并不排斥,可以结合在一起使用。认知行为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或戒断安眠药,重建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睡眠模式”。
韦璇说,有些失眠患者对吃药特别恐惧,其实安眠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自己乱吃药或者不合理用药。“我发现,不少门诊患者都存在用药量过大的问题,他们找家人或朋友索要安眠药,不清楚用药量和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就随意服用,特别是老年人,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昏沉、肌肉松软、记忆力损伤等。因此,用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判断是否存在睡眠问题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睡眠问题
医院咨询或就诊?
韦璇介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睡不着。失眠、入睡困难、频繁觉醒;
二是睡不醒,也就是发作性睡病,大脑中缺少维持觉醒的激素。这种疾病更多出现在未成年人群体,有的孩子一上课就睡觉,有的骑着自行车、走路甚至打球时都能睡着。医院检查,进行睡眠监测,如果确诊必须积极就医;
三是睡不好。睡眠中出现各种各样异常行为,如打鼾,异常肢体活动,有些甚至会有暴力的行为。
特别要警惕
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发的
打鼾
常见的夜间症状有:
呼吸暂停、憋醒、失眠多梦、频繁翻身、多汗、夜尿增多、夜间行为异常等。常见的白天症状有:犯困嗜睡、精力下降、头晕头痛、乏力、情绪暴躁、口干舌燥等。医院进行整夜睡眠监测,按照监测结果判断病情,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点个zan
祝大家今天都能有个好眠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龚小莞通讯员:陈鹭
编辑:林聿晶值班主任:黄圣达
厦门晚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标星+置顶厦门晚报
一秒找到晚报君▼
厦门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