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清照现存的词曲中,有四分之一出现了香炉、焚香相关的意象。为何李清照对香炉会如此情有独钟呢?这要从香炉的用途说起了。
《历代传世铜炉》珍藏版
追求美好的气味是人类的天性,嗅觉环境的好坏不只是关系到生活的品质,也是在各种正式而庄重的环境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恭敬有礼。因此在没有香水的古代,焚香料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百官入朝觐见天子或拜访尊长时,要把衣服熏得香香的,这样才算不失体统。读书的时候,焚烧一点香草,一来能去除屋中腐气臭气,二来也可以振奋一下精神,提高看书效率。
凤耳鼎熏炉(藏金色)
规格:长26cm宽25cm重5.3kg
专门为焚香而设计的香炉就这样出现了,不知最早起于何时,也许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的青铜鼎。鼎用于烹煮肉食和祭祀,香炉里装的则是香料,都表达了对祖先和天地的尊敬。
到了宋代,焚香已经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当时生活中的“四艺”,成为文化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程式。
錾刻朱雀挂熏炉
规格:高36.5cm口径6.5cm宽18cm
在汉朝,有一种“博山炉”已经在皇宫和贵族中流行了,炉体常用金属制作,呈青铜器中的容器豆的形状。炉子上面有高高尖尖的盖子,表面装饰着重叠雕刻的奇禽怪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因此这种香炉就称作博山炉。
描金仿汉博山炉
规格:高32cm宽22cm
此外,香炉在材质上逐渐出现了青瓷或白瓷做的瓷香炉,香炉的样子也不再是单一的仙山了。李清照在《醉花阴》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金兽便是做成动物造型的各式香炉。香炉是为了燃香取味,打造得小巧可爱也可以装点室内陈设,这些金兽就有麒麟、狻猊、狮子、凫鸭、仙鹤等样子,看上去一定萌萌哒。
甪端熏炉
规格:高20cm腹径11.0cm
香炉的广泛应用促进其自身在宋朝获得了大发展,宋代的皇帝都喜好复古,重视旧礼器,特别是宋徽宗最喜欢素雅娴静的釉色,加上宋代文坛中古文运动,也追求文以载道,反对浮靡的风气,素雅而简洁之美成为当时最流行的风尚。
点金高颈天鸡耳彝炉
规格:口径11.5cm高12.5cm
于是,香炉收藏不仅可以收藏过去,同样可以收藏当下,收藏未来,而且这一切仅源于兴趣,源于爱好,源于一种品质生活方式的象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