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伶俐,但是,
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智商呢?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孩子的智力让他们更加聪明吗?
或者我们需要避免做什么,以免让孩子变笨吗?
迄今为止,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来寻找影响智力的因素,其中很多都聚焦于探索家庭内部成员(兄弟姐妹)之间智力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尤其是针对被收养孩子以及双胞胎的研究很能说明问题。
这类研究显示,宝宝的智商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比如营养、教育、成长环境等)共同决定的。还有一些研究更加具体的指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差异,大约50%由遗传差异造成,其余的50%则由环境因素来解释。
遗传因素对智力影响的证据举例:
双胎研究发现,相较于异卵双胎,同卵双胎之间的智力水平更为接近。
就算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亲生兄弟姐妹之间的智力要比被收养的孩子更为相似。
环境因素对智力影响的证据举例:
被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之间的智力差异要比同一环境下长大的同卵双胎之间的差异更大。
上学的出勤率对IQ分数有影响。
母乳喂养12个月或更久的孩子在30岁时智商更高(平均高出3.7分)。
遗传对智力的影响并不是由某种特定的基因决定的,也就是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智力基因”,比如曾经流行过“决定智力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所以儿子的智力是妈妈决定的”这种说法,就是极不靠谱的。
智力本身就是多维度的,大量的基因都参与其中。并且,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智力水平的最终表达。
这就和我们以前聊过的基因、环境与身高的关系很类似。假如孩子的父母都很高,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长得很高。但是,孩子具体能长到多少,能否完全发挥出ta的身高潜能,还受到后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营养状况与疾病。
同样地,孩子也许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聪明的基因,但是,如果ta在一个贫瘠的环境中长大,比如营养不良、缺乏受教育的机会,那么孩子的智力发展会受到严重的抑制,无法充分发挥其基因的潜能。
有意思的是,一些研究发现,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常比弟弟妹妹们拥有更高的智商。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知道很多人不同意,因为基因实际上觉有随机性,很有可能老二、老三抽到智力的“上上签”。但你可以理解为在更大的人群里范围内,一些研究发现,老大这个群里的整体智力水平有可能高于弟弟妹妹。
许多专家认为,这可能是因为第一个孩子通常得到了父母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