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人生活精致感之宋朝四艺


要论生活精致感,历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宋朝。宋朝人对待生活的积极态度和艺术的生活化,使这个朝代成为我国古代数一数二的精致时代。尤其是宋朝四艺,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艺术的生活化,又是生活的艺术化。何为宋朝四艺?点茶、焚香、插花、挂画从皇室贵族到平民百姓,从文人雅士到闺阁妇女,人们用这四种艺术形式充实自我、装点生活。

点茶

宋朝人喝茶可有一套大讲究。宋代流行点茶法,就是将茶叶磨成粉末状,加水冲泡,再用器物搅拌均匀,然后饮用。这套流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且不说茶叶、水、器皿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单说这其中需要的技艺:茶叶须先用茶磨或茶碾研磨成粉,再用罗合过筛,以确保茶末研磨成了均匀细腻的茶粉;水烧到何种温度,茶末投入多少量,才能调出稠度适宜的茶膏;最后一步最考验技术——一边冲水,一边用茶笕击拂,如何控制速度与力道,才能泛出雪白绵密的茶沫,才能达到“咬盏”的程度,才能真正做出一杯好喝的茶。更有技艺高超之人能在茶汤表面作画,即打出的茶沫能形成图案,有的如山水,有的如山石,技艺之巧妙,令人拍案叫绝。由此还衍生出了宋人的一种竞技,叫斗茶,便是比拼这点茶技术的高低了。《撵茶图》刘松年

焚香

宋人爱香,生活之中无处不焚香。无论是居家还是外出,无时无刻都要香喷喷的,心里才舒坦。《秋窗读易图》刘松年(读书人案头放置着小巧的香炉,表明当时宋人读书时已有焚香的习惯)黄庭坚还表示香有十德:“感格鬼神、清净心身、能除污秽、能觉睡眠、静中成友、尘里偷闲、多而不厌、寡而为足、久藏不朽、常用无碍”。虽有些夸大其词了,但足以见得那时人们对焚香的热爱。文人雅士相聚谈经论道、赏画调琴,有一袅袅香炉陪伴在侧,确实能提供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嗅觉享受。焚香也不是点着就行,还要分四个步骤:先将木炭烧到通红;然后在香炉里添置香灰,香灰须松散而均匀,并在中间挖出一个孔洞;继而把木炭放到孔洞里;然后在孔洞的上方搁置隔片,如云母、银箔等。《竹涧焚香图》马远

插花

插花就更具有艺术气息了,没点审美还真做不来。宋人受理学影响深远,喜欢清雅隽秀的风格。反映到插花上,自然就是清新淡雅、意蕴悠长了。宋人认为,插花不仅仅是一种装点生活的情趣,更是个人自我理念表达的媒介。插花的过程更像是一种清修,一种摒除杂念以观道的修行。赏花亦是一种学问,能否感知作者的艺术表达也需要观者具备相当的心境与智慧。《博古清供图》孔小瑜

挂画

挂画最早是指挂于茶会座位旁的关于茶的画作,到了宋朝则演变成了居家或雅集鉴赏等活动时,悬挂诗词字画的卷轴的行为。挂画确实是宋朝才流行的画卷欣赏方式。早期画作多数是画在墙上、屏风上,可以拿在手里观赏的也都是横轴手卷,直到五代竖轴画卷才出现。竖轴画卷一般是挂在墙上,用于展示和观赏。什么场景、什么位置挂哪幅画自然也是有讲究的。宋人赵希鹄的《洞天清录·古画辨》有一节专门介绍了挂画的学问,大概就是教大家如何挂画,以达到书画作品观赏和保护的平衡。这件事情是很难的,毕竟当代社会甚至发展出了策展人这一职业,专门承担这个业务。宋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技艺的钻研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度。他们把生活中的一项日常变成了爱好,又从爱好上升为专业,投入时间、金钱和情感,以追求得道的境界。但宋人的洒脱又在于,把这些爱好、专业、道,转身又放回到生活里,让它们又变回生活中平常的小物件,生活还是生活,仅此而已。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

封面:《月曼清游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wdac.com/dhby/13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