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的秘密组织理性保障下的制度


年9月10日,潮宏基商学院首秀——“潮宏基德胜参访之行”在苏州独墅湖畔的德胜公司开启。包括总裁廖创宾先生在内的24位潮宏基高管、总监、大区经理参加了此次活动。

称其为“首秀”,因为这是自今年7月23日潮宏基商学院项目启动以来的首次课程。

商学院项目是廖创宾总裁亲自主抓的为数不多的项目之一,在启动大会上,廖总将人才培养、隐性知识发掘(复盘),作为商学院的重点工作,并希望借此去消化、应对新业务板块拓展带来的挑战。同时,廖总还指出,项目的组织管理、公司高管干部的支持、试错机会、严谨的态度等是商学院建设的关键成功要素。

据此,本着“在奔跑中调整姿势,在过程中逐步优化迭代”的“试错”精神和严谨的态度,以及“跳出专业、拓展视野”的目标,商学院的第一次课程选择了先“走起来”“走出去”——参访德胜洋楼,探寻其“无为而治”的管理秘诀。

参访安排:“看”“听”“说”“论”四位一体

此次参访为期两天,融“看”“听”“说”“论”为一体,在讲解员伴随下参观德胜波特兰小街和德胜办公区、听德胜员工分享德胜理念与管理经验、与德胜早悟堂堂主座谈,听德胜研究者理性解读德胜管理方法等多个层面,实现对被访企业从感性到理性、从微观到宏观的全面认知,探索其独特的管理之道。

参访过后,商学院工作人员还为学员开拓了“课后学习之旅”,通过与下属分享参访所得、制定改进计划两种方式,实现从“学习者”到“影响者”,再到“行动者”的转变。这一安排也体现了商学院“行动学习,系统闭合”的特点。

细节与精致背后:制度落地的力量

参访的首日,学员参观了德胜波特兰小街、德胜办公楼,听德胜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赵雷、员工吴清霞等分享了德胜理念与管理经验。参访过程中,带有坡度的马路牙(在轮胎撞击马路牙时起缓冲作用,有利于轮胎保养及车内人员的安全),清洁到水可以喝的马桶,连“是否打鼾”都要登记的入住人员信息表,参观前发放的驱蚊花露水……德胜的一系列细节,都给参访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访过程中,学员们也全情投入,拍照片、做笔记、互动提问、探讨分享,不亦乐乎。

当然,除了上述细节,给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他们特别的管理方式:“德胜公告栏”很出名,它记载着管理人员每一天的动向,还有汽车使用动向及私用车辆记录,因为职工也可以按照规定使用公车;所有员工报销不需要领导签字,只要朗读一份“报销声明”;不许跟客户搞关系的规定细致到了“不得接受20支香烟以上、克酒以上的礼品、20元以上的工作餐”;德胜人每月1日、15日都要组织学习制度,制度学习会后,还有对客户所赠礼物的拍卖会……

“这样明确列示出来,清晰明了,真的省了很多麻烦。”一位参访学员赞叹德胜的公告栏。“我们公司就是缺了这种‘把话说透’的力量,很多东西都是模糊的。”另一位学员反思道。

德胜的精致、细致,看似平淡无奇,却是制度、程序与文化落地的保障。正如廖总所说:“1号、15号都要组织制度学习会,逐个去读,这在形式上看起来很傻,但制度、流程的真正落地,都是靠这个。什么事就怕认真,只要认真了,就能执行下去。”“在德胜真的看不到挂的位置很突出、摆得很正中的口号标语,但都落实到了每个细节上。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包括我们在内,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天天喊口号,却瞧不起这个东西。”

德胜组织:科学理性、制度理性、道德理性三位一体

第一日的“感性认知”过后,第二日,公司邀请了原《人力资源开发杂志》主编、德胜案例研究者丛龙峰博士理性、系统地分析讲解德胜组织体系、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经验。

丛龙峰博士认为,扩张式/资源掠夺式的高速发展模式正在逐渐终结,内敛式/管理效率式的低速发展模式正在兴起,企业应转到向管理要“红利”,进入管理效能时代。而德胜正是这样一家企业,德胜的管理,“既能较为合格地呈现组织的规范与约束性,同时又能显露出它们对人性细节之处无微不至的







































北京中科白癜风康复明星
白癜风是否可以治愈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wdac.com/jczd/80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