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冲疗法是以易经的太极为理论支撑,通过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等为纲,冲气为总纲。来诠释疾病的起因、发展、演变,辩证及治疗的一套民间技法理论体系。太极冲疗法理念更好的把冲应用在了治疗当中。“冲强则阴阳平衡,冲弱则阴阳失调”。更好的诠释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与国医大师薛伯寿老先生提出了‘和合’的中医思想不谋而合。突出的体现出了传统文化的“中庸思想”。我为什么一直强调阴阳和五行的重要呢?因为阴阳五行在人身体中无处不在,我们以后的辩证和治疗的时候,随时都可以用到。如果不太了解的或者刚接触太极冲疗法的同修可以了解一下我前面的文章,做一个更好的衔接。我们现在以中冲穴为例解释一下太极冲疗法运用原理及治疗理念。今天我们聊一下太极冲第一要穴中冲穴,也是我们太极冲的第一要穴。冲者,“中也”。能调和阴阳,能平衡五行。能补后天之气,能填先天之精。“所谓太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中冲更是太极冲针法冲中之重。中冲,中,指与外相对,指中冲穴内物质来自体内心包经。冲,冲射之状也。本穴物质为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由体内外出体表时是冲射,故名。也是心包经井穴。井,地部孔隙也。指来自心包经的高热之气,且由本穴的地部孔隙而出,故为心包经井穴。中冲穴属木。属木,指本穴气血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所谓泉水虽小,但能有冲射汹涌之状,大海虽大,远看之平静之极。这就形成了所谓泉水与大海的阴阳对比。“太极本是圆,无头无终点”,把人看作一个整体,看作一个圆,那就无所谓头尾,也就无所谓三焦等等。同样把双手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无所谓上下左右,那么中冲穴既有代表头部及上焦、也代表下阴及下焦,其属性属木所以也能代表中焦,起到冲之调和之效。虽为指尖,也居中间,治疗下焦之病,亦能调上焦之疾,又能调中焦之患,一穴能疗三焦之病。故中冲穴为太极冲针法第一要穴。临床运用及治疗方法中冲穴太极冲疗法常用于治疗昏迷、中暑、心绞痛、便秘、痔疮、腹疼腹泻,头晕眼花、口舌生疮,舌强不语、耳聋耳鸣等。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1.刺灸法: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3.用红小豆放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隔一两个小时反复按压。中冲穴在太极冲针法的针法组合:1.中冲穴配劳宫、大陵我们称为三才针,这个组合能治疗便秘、痔疮、口疮、头痛头晕、眼花视物不清等疾病。进针方法:中冲穴点刺放血,出血到发红为止。劳宫穴直刺,大陵穴针尖向劳宫方向,直至针感传到劳宫处。2.中冲穴配八髎穴、长强穴、治疗颈椎病,颈肩疼痛和肩胛骨附近疼痛,治疗妇科,男科疾病,痔疮、肛周脓肿等。进针方法:中冲穴进针刺到第一横纹处,此针比较疼,所以边进针边让患者跺脚,或减轻疼痛感。长强穴,八髎穴进针可以45度角进针后贴骨找针感,直到放射至肛门附近。3.配商阳穴治耳聋时不闻音。进针方法:双手中冲穴进针刺到第一横纹处,此针比较疼,所以边进针边让患者跺脚,或减轻疼痛感。商阳穴斜刺至第一横纹。4.配金津穴、玉液穴、廉泉穴治舌强不语、舌体肿痛。进针方法:点刺放血。这组组合我不主张没有基础的中医爱好者使用。比较危险。针法:用纱布把压舌板包扎固定,张开嘴巴,助手辅助按住下巴,用压舌板固定舌体。在金津玉液进针,方向舌系带两侧0.1cm处进针感,向舌根方向直刺1—1.5寸,找到针感快速捻转针柄强刺激,使患者患侧肢体急剧抽动为准,此时快速取针。建议选用0.35*2.5寸针。如出现血肿不需处理,一至两天会自行吸收。此针法操作危险性比较大,所以不建议没有医学知识的同修使用。此针法不仅能够治疗急慢性中风不语、舌强语塞、舌下垂及后遗症,还能够对于中风等引起的肢体障碍、偏瘫、手足麻木等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廉泉穴取穴方法:在廉泉穴进针针尖朝向舌根方向,进针1-1.5寸找到针感后强刺激,此时把针退到皮下呈45度角再进针1-1.5寸找针感,左右反复各一次,然后取针,如有血肿不需处理,会自行吸收。如果初学者不会用也可以在廉泉穴左右各一寸进针找针感。中冲穴适合急性中风期的使用,配合金津玉液加上廉泉穴,用于急性中风早期有非常好的疗效,并能很好的减轻中风后遗症的发生。5.中冲穴配水沟、太冲、劳宫、曲泽主治急性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取穴方法:双中冲放血,双劳宫直刺,双太冲,双曲泽强刺激;这组方案安全方便,如果出现中风不语、舌强语塞、舌下垂等情况,可以加金津玉液,和廉泉穴,治疗方法同上。6.中冲穴治中暑。中冲穴配大椎放血、曲池、曲泽(双)找针感后强刺激。7.中冲穴治疗小儿惊风。中冲配大椎放血、合谷、外关(双)强刺激。其实治疗小儿惊风,只取中冲和大椎放血就能达到预期疗效。效果不佳时再加合谷和外关。如果你没有学过针灸,中指疼痛中指上的中冲穴,位于包围心脏的心包经上,因疾病不适使心脏受不了时,这里会感到疼痛。心绞痛时中冲穴点刺放血效果非常明显,用于心绞痛的急救。我希望大家把这个针法发扬宣传出去,或许能把很多的急性心脏病和中风的患者从死亡的边缘解救回来。方法: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冲穴1分钟,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冲穴1分钟,然后比较一下两只手的疼痛感。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较明显,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冲穴(那只手中冲穴的疼痛感明显,说明这一侧的肢体较疲劳),直到双手的疼痛感相等时停止揉捏。继而把用红小豆放在中冲处用胶布固定按压。你可以指压中冲用于心绞痛的应急治疗,在此处按压能治疗许多疾病,它能治疗各种便秘、痔疮、肛裂、肛周脓肿、口腔溃疡、口臭等等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还能缓解疲劳,大家可以尝试按压一下。中冲穴位于双手中指尖,是手厥阴心包经的一个穴位。掐按中冲穴,常用于心绞痛、昏迷、严重痛经等症的急救。便秘时用红小豆点按点压中冲穴,有缓解紧张、促进排便的作用。掐按中冲穴此法也可用于预防便秘,特别适应于老年人。从经络穴位讲,中冲穴是心包经井穴,而心包可以保护和辅佐心脏部分功能,心为君主之官,主血脉,故用红小豆按压中冲穴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之功能,气血调畅、各守其位,起到治愈疾病的效果。太极冲中冲穴用这么一首诗来诠释的
太极本是圆,周围是极点。
孰是阴与阳,正反与倒颠。
中冲在极点,下阴与头面。
寒热与虚实,针法随心辩。
本套疗法,无经无穴,简单易学,只要掌握心法理念,即可随心应用。太极冲疗法是集诊断、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诊疗方法,方法简单易学,疗效显著,一般疾病当场见效。并治疗了众多的危急病人和疑难杂症,因其简便廉验的功效,深受广大中医爱好者和老百姓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