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观看直播回顾
12月15日上午,医院推出“圣心健康大讲堂”第讲《打呼噜也是一种病》,呼吸内科主任吕晓东主任医师担任本期讲师。吕晓东主任医师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围绕睡眠的重要性、常见的睡眠问题、打鼾的原因及危害等内容,带领大家正确认识打鼾。余名网友上线“禾点点”直播平台聆听讲课。
◆◆◆◆◆
打呼噜会制造“噪音”,但也绝非制造“噪音”那么简单。很多研究表明,打呼噜是“慢病之源”,与很多疾病都有重要关系。那打呼噜为何会损害健康?该如何正确认识与应对?1.人为什么会打呼噜呢?
打呼噜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传统观念里,曾认为打呼噜是“吃得饱、睡得着”,生活幸福美满的样子。而实际上,人之所以会打呼噜,是因为气道、鼻腔或是咽腔存在狭窄,随着人的一呼一吸,气流冲过狭窄部位,震动黏膜,出现打呼噜的声响。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上气道黏膜塌陷,形成局部狭窄堵塞,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就会出现鼾声,严重时会形成局部完全堵塞,呼吸会暂时停止。2.除了会制造“噪音”,打呼噜还有其他危害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打呼噜是各种慢性疾病的“源头疾病”。严重的打呼噜,我们也可以称为“恶性呼噜”,可以造成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堵塞,呼吸气流间断,影响氧气交换,引发血氧饱和度下降,临床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该病可在引起机体代谢性障碍的基础上,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等慢性病的患病率。
患者频繁出现呼吸暂停或通气不足,血液中氧气含量降低,引起睡眠过程中频繁的微觉醒,进而破坏睡眠结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白天嗜睡、情绪波动、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3.打呼噜是如何发展成“恶性”的?
很多人打呼噜只是在偶然情况下才会出现,比如劳累、饮酒后,或者睡觉姿势有问题时。只在特定情况下才出现的打呼噜,一般不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伤害,我们可以暂且称其为“良性呼噜”。如果呼噜进一步发展,变得整夜鼾声不断,甚至出现呼吸暂停,那么就成为“恶性呼噜”了。所谓恶性呼噜是指睡眠时长期憋气打呼噜,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性伤害。4.儿童为什么也会打呼噜?
儿童打呼噜也应引起家长的充分重视,儿童打呼噜大多是因为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增生。增生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会阻塞孩子的鼻腔或上呼吸道,引起鼻塞、鼻窦炎,导致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症状。
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会导致鼻腔气道压力异常,出现废用性萎缩,鼻腔及外形发育不良,出现颌面骨发育障碍,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不仅如此,由于患儿长期呼吸不畅,大脑缺氧缺血,还会导致患儿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影响智力发育,同时还容易并发中耳炎、引起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等。
5.如何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
很多人打呼噜而不自知,大多由家人或室友发现。如果要判断自己是否存在睡眠呼吸暂停,除了靠他人观察以外,还可以通过以下症状来初步判断:
①晨起口干、舌燥,咽部不适。
②醒后不解乏、白天困乏。
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④频繁起夜。
⑤睡眠易醒或入睡困难。
⑥情绪不稳定。
⑦原有的慢性病加重,如血压不稳等。
6.睡眠呼吸暂停如何监测?
标准的多导睡医院特定的睡眠监测室至少住上一个晚上。监测时,由专业的睡眠监测技师将各种导线安装在头部、胸部、上下肢等部位,收集整晚睡眠过程中的睡眠结构、睡眠深度、微觉醒情况、呼吸气流、心率、血压、血氧含量以及脑电等各种信息。第二日,由专业医生对监测结果进行人工分析,最后获得一份完整的结果。7.打呼噜该如何治疗?
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对于一般患者,需减肥、侧卧、戒烟酒;对于程度较重的患者,临床治疗主要包括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治疗、口腔矫治器治疗,或开展外科介入治疗,包括鼻腔扩容术、咽腔矫正手术,Han-UPPP手术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