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睡觉时常见的现象,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呼吸暂停的表现。打呼噜容易加剧打呼噜者的其他疾病。
打呼噜的人睡眠时容易张口呼吸,干燥的冷空气不经鼻腔的温暖、湿润,而直接进入咽喉部和气管内,它们的刺激可导致原有哮喘病的患者夜间哮喘急性发作。对于心脏疾病的患者,易诱发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脑血管等发病率。
打呼噜的原因有哪些?
1、鼻部异常
鼻腔狭窄、鼻塞、鼻通气不畅,比如有鼻窦炎、鼻炎、下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在夜间睡眠的时候,鼻腔通气不畅会导致打呼噜。
2、咽部的扁桃体肥大
咽部的扁桃体肥大,导致咽腔左右的半径狭窄引起打呼噜。一般见于急性扁桃体炎。经常发作引起的慢性扁桃体炎或者扁桃体肥大等。
3、肥胖
肥胖者会造成脂肪在身体各个组织内堆积,同样在咽喉部或者上呼吸道也会有脂肪的堆积,这时候就会造成上呼吸道的相对狭窄,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就会出现打呼噜的声音。
4、睡觉时舌后坠
睡觉的时候舌后坠导致打呼噜,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增加,在疲劳、酒后等以及仰卧的时候,舌后坠会比较明显,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加重。
5、喝酒后
酒精可以引起神经麻痹和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神经麻痹会使悬雍垂、软腭松弛、舌根后坠,使上呼吸道受阻,导致睡觉时会出现呼噜声。
因此一旦饮酒后出现睡觉打呼,则应保持侧卧位能使呼噜声减轻。处于仰卧位时咽腔更窄、通气受阻加重、加大呼噜声。通气障碍对身体的危害较严重,因此少喝或者不喝酒。
平时养成一个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通过侧卧位睡觉,避免吸烟、饮酒,多跑步,多锻炼身体,减少肥胖有助于减少打呼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