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日常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病了,一般一周左右即可自行痊愈。所以,感冒很难得到众人的重视,尤其是经常得感冒的人。但是,小小的感冒若长时间不愈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这个你知道吗?
并发症1:肺炎
★持续3天以上发热不退,或2天~3天后咳嗽加重需警惕肺炎
感冒属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属下呼吸道感染,前者相对较轻,后者较重。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没有得到控制,便会向下蔓延,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不过有些人,比如说老人,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感冒时,症状不明显或他们自身对这些症状也不敏感,等到发现时去就医就可能已经是肺炎了。
不是说感冒可以自愈吗,为何还会发展为肺炎?那感冒到底还需不需要吃药?普通感冒大多数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是有自限性的,一般情况7天可以自愈,但前提是没有合并细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感冒没有出现并发症。医学上,并不主张吃药对感冒本身进行干预,这并不会作用感冒的病程,但可以吃药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如何避免感冒发展为肺炎呢?在感冒期间休息要远比吃药更重要。如果在感冒时仍“带病工作”,就可能因过于劳累而让感染向下蔓延,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等。感冒的发展也有自身的规律,如果出现了“反常”迹象,则提示可能有感染加重、出现了并发症,就有必要及时就医。比如,感冒引起的发热一般在第1到2天内到达高峰,在第3到4天开始逐渐消退。但是如果你在这次感冒中,高热持续的天数多,且每天发热的时间也比以往感冒时长,则提示发展为肺炎的几率高,有必要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来说,勤测体温,如果多在38℃以上,并持续3天以上没有退热迹象,且退热药作用很短则需要警惕。另外,出现咳嗽,也是上呼吸道感染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持续3天以上低热、流清鼻涕、咳嗽,2至3天后咳嗽加重也要警惕。
★特别提醒:5类人感冒后当心肺炎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儿童和老人感冒后易得肺炎,其实还有3类人包括孕妇、肥胖者和劳累的人,他们在感冒后都有必要立即休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药物,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并发症2:鼻窦炎、中耳炎
★感冒后鼻涕仍流个不停,甚至由原来的清鼻涕转变为了黄绿色的脓鼻涕需警惕鼻窦炎
★感冒后觉得耳朵听不清楚,有闷塞感,提示有中耳炎的发生
感冒时很多人都会有流鼻涕、鼻痒、鼻塞、打喷嚏、咽痒等不适,随着感冒的缓解,这些症状在一两天内消失。可有时感冒似乎已经好了,可是鼻涕仍流个不停,甚至由原来的清鼻涕转变为了黄绿色的脓鼻涕,这就有可能是鼻炎发展为了鼻窦炎。有的人感冒后觉得耳朵听不清楚了,有闷塞感,就好像隔了一层纸、耳朵里塞了棉花一样,这提示感冒已引起咽鼓管堵塞,如果症状继续加重,出现了耳痛,甚至有液体渗出,则提示已经有中耳炎的发生。
患上鼻窦炎或慢性鼻炎、慢性中耳炎非常痛苦,治疗难度也大,好不容易治好了,一次感冒又可能复发或引起急性发作。
★特别提醒:儿童反复感冒还会引起淋巴组织增生
儿童鼻腔的开口与成人相比显得较为宽大,因此细菌容易进入鼻窦,而且鼻窦内的黏膜娇嫩,受到感染后容易发生炎症。此外,鼻子的反复感染也会引起周围淋巴组织的增生,如腺样体肥大等,会导致儿童长期鼻塞、睡觉打鼾,甚至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并发症3:肾病
★感冒后尿少、浮肿要警惕肾炎
感冒本身并不会导致肾炎,而是机体对感冒的反应会导致肾炎。一些感冒发生时,机体对抗病毒或细菌产生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会随着血液循环运行到肾脏,沉积到肾组织,诱发炎症性反应,从而引起肾炎。
那么,感冒后我们应注意些什么可以预防肾炎的发生?由于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引起的这类肾炎是没有办法预知的,作为患者能够做到的就是提高早期自我发现的意识。急性肾炎大都在咽痛或上呼吸道感染后1至2周发病,发病时表现为:轻重不一的食欲减退、疲乏无力、恶心呕吐、头痛、精神差等非特异性症状;小便量减少,颜色深而混浊,继而出现肉眼血尿,但持续时间不长,数天后多转为镜下血尿(即肉眼看不到的血尿);绝大多数肾炎患者有蛋白尿,一般病后2周~3周尿蛋白可转为少量或微量,2~3个月后多会消失,而持续性蛋白尿的出现则提示有转变为慢性肾炎的可能;面部、眼睑、双下肢浮肿。
★特别提醒:滥用感冒药会导致肾损伤
我们日常比较熟悉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扑热息痛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福平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毒性,感冒时用药不当也可能引起肾损伤,特别是两种以上具有相似成分的感冒药同时服用,就相当于加大了药物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的危险性会成倍增加。。临床上经常能碰到因滥用感冒药而引起急性肾损伤甚至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患者在感冒时用药一定要非常小心,不要自己随便到药店买药,或认为感冒药是非处方药就可以随便吃,又或者为求好得快,几种感冒药一起吃。
并发症4:病毒性心肌炎
★感冒后出现胸闷心悸快就医
在心肌炎中,病毒性心肌炎占了60%~70%以上,而病毒性感冒与病毒性心肌炎的关系密不可分。引起感冒的许多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Echo病毒等同样会引起心肌炎。这些病毒本身会攻击人体的上呼吸道,也同样会攻击心肌细胞。而且人体免疫的代谢物细胞因子对我们的心肌细胞也有损害。一般在感冒高发季节,心肌炎的发病率也会明显上升。
那么如何区分感冒和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早期症状不明显,部分患者在发病前1周~3周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如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不适等,继而出现心脏受累表现,如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隐痛等,重症者可有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表现。所以说心肌炎早期很难与感冒区分开,一般建议,感冒时间长,且出现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时,就要及时就医。
如何预防心肌炎?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感冒后要立即休息,可吃一些抗病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多吃高蛋白、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特别提醒:20岁左右年轻人更易中招
很多人的印象中,老人和儿童免疫力差,患感冒后更易发展为心肌炎。其实恰恰相反,20岁左右的年轻人较老人更易中招。人体的免疫保护是把“双刃剑”,它在杀灭病毒的同时,也会因为免疫变态反应及其免疫产物误伤了正常的人体细胞和组织,如果误伤的是心肌细胞,就易引发心肌炎。年轻人免疫力强,这种免疫反应会更猛烈,感冒后出现心肌炎的概率反而会更大。
(来源:羊城晚报)
“e保健康”是国内首个将居民社保知识与健康养生常识相结合的平台。这里提供的社保知识与您的权益保障息息相关,能帮助您玩转社保;这里汇集的健康常识和您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能促使您纠正误区变身健康达人和专家。还等什么?赶快扫描白癜风的治疗方法那家医院制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