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北青报记者刘旭编辑
孙晟源
图片
CFP
9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迎来了余名新生。今年人大首次开展了新生住宿习惯调查,按学生填写的住宿习惯来安排宿舍。“每天睡多少小时”、“是否有磨牙打呼习惯”都是分寝室的依据。
份问卷的调查结果汇总
填表磨牙打呼的必须报告
人大信息中心副主任沈晓春告诉北京青年报(ianbao)记者,今年学校开展新生住宿习惯调查,以此了解学生住宿的特殊需求。该问卷设置在学生网上注册环节,设计6大类问题,涉及宗教信仰、作息是否健康规律、是否有影响他人休息的习惯、住宿环境喜好、学生身高等内容。
“这么做是想按调查结果,将生活习惯比较一致的同学尽可能安排在同一宿舍。”沈晓春介绍,截至8日24时,名新生参与了调查。问卷搜集完毕后已统一发送给各学院,让分配床位的老师提前了解到每位新生的需求,安排宿舍和床位。
根据问卷调查订购的被服
分配优先考虑“作息习惯”
那实际分配环节会优先考虑什么项指标?北京青年报(ianbao)记者对此做了番调查。
以统计学院为例,该院系今年本科新生共88人,后勤分配男女生各9间宿舍。其中女生为6人间,男生4人间。“根据宿舍既定数量,我们首先挑出身高高于1米9的学生,安排他们到特定大床,一般来说是宿舍1号床或4号床,然后再排其他同学宿舍。问卷的各个指标中,我们优先看‘作息习惯’,也就是‘早睡早起’、‘晚睡晚起’、‘晚睡早起’、‘早睡晚起’这四种类型,考虑睡眠时间继续细分。”该学院团委书记边老师说,“这样让作息基本一致的人分到一块,避免因生活习惯差异再调宿舍。”
担忧选择晚睡是不是就能随便玩熬夜
对这一创新举措,大多数新生和家长表示赞赏,称赞“很人性化”。一位财政金融学院的男生就告诉北青报记者,“我自己是睡眠比较浅的人,希望能找个比较安静的宿舍。目前看感觉还不错。”但也有新生怀疑大家是否如实填写,“假如自己填些不好的习惯,分到不好的室友咋办?”
另一位受访的新生则对“据问卷分宿舍”不以为然,“我不在意宿舍怎么分,觉得没必要。大家在一起久了,作息就比较接近了。”还有部分家长对那些选择“晚睡晚起型”的学生流露出担心,“如果孩子选择了晚睡,是不是就可以无休止地熬夜上网玩游戏?”
对于这些顾虑,学校后勤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青年报(ianbao)记者,“学生住宿习惯调查是我们分配宿舍的参考,填写过程我们无法监控,我们希望大家都能如实填写。我们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目的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宿舍管理更精细。”
多知道点儿看看分寝方法还能多新奇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