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觉,却有四分之一的人存在睡眠问题。最常见的是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身体的影响最为明显,不仅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严重的还会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率。
那么,夜间睡眠呼吸暂停又是如何引起血压升高的?
01
交感神经兴奋紊乱
OSAHS患者在睡眠过程中会因为反复呼吸暂停,引起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回心血量变化,刺激中枢和位于颈动脉窦及主动脉体上的压力及化学感受器,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这种自主神经功能失衡,会导致血管在收缩时收得很紧,在舒张时张得轻微,血液循环阻力增加,最终血压升高。
0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衡
OSAHS患者因为长期夜间反复低氧血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起醛固酮水平升高,体内钠水潴留与重新分布;醛固酮与OSAHS严重性呈正相关,OSAHS越严重,醛固酮水平越高。经过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后,OSAHS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素水平会有所下降,血压也会下降,而且血压下降水平与血管紧张素Ⅱ及肾素相关。
03
内分泌因素
OSAHS患者会出现慢性间歇性低氧、高碳酸血症,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改变,造成胰岛素、脂联素、瘦素等多种激素和细胞因子分泌异常,间接影响血压波动。
04
炎症与氧化应激
OSAHS患者在睡眠过程中,NF-KB、p38MAPK、JNK等信号通路会被激活,使血液系统的炎性因子含量增加,引起系统性炎症反应和组织氧化应激损伤,造成血管内皮受损,最后引起高血压。
05
血管结构改变
OSAHS患者会出现夜间反复性、暂时性血压升高,长此以往,会导致血管结构改变,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引起高血压。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