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睡眠现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司空见惯的,而不以为然,还有人把打呼噜看成睡得香的表现。引起儿童打呼噜的常见原因是扁桃体、腺样体肥大。腺样体是一种淋巴组织,它位于鼻腔后面的鼻咽腔,每个儿童都有,一般在3~12岁比较明显。扁桃体炎、鼻炎、副鼻窦炎等疾病可引起腺样体过度肥大,肥大的腺样体可以堵塞后鼻孔,使呼吸道变得狭窄而不太通畅。在入睡时,气体不能从鼻腔顺利呼出,而被迫从口中呼出。这时候,空气就会不时的冲击舌根部、悬雍垂等组织,而发出阵阵鼾声;当完全堵塞气道时,出现短暂不能呼吸的情况,医学上称为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是一类比较常见、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症,它可引起儿童低氧血症,智力低下、生长发育障碍等,还会引起婴儿猝死综合征。
由于睡眠打呼噜是患儿本人无法意识到的,同时由于年幼,难以对自身的症状作出判断。所以,专家强调,一旦患儿出现睡眠打呼噜时,就已经发出危险的信号,家长切莫大意,应及早咨询医生,为孩子做呼吸睡眠监测检查,通过监测能发现孩子是否在睡眠过程中出现低血氧症。正常人在睡眠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为95%以上,如果这个值低于92%则为异常。在临床中,经常发现一些患儿的血氧饱和度只有60%,这属于重度缺氧。
如果监测结果显示为轻度的缺氧,可以用保守的方法治疗,三个月之后,治疗无效或加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