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鹰报》记者王泽芳通讯员汤雪
案例
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房内,湖南怀化45岁的王振国(化名)指着自己嘴唇和额头上的伤疤告诉医生:“我站着都能睡着,偶尔连小便的时候都会眯一下,这次就是太想睡觉,摔到了地上,伤疤就这样形成了。”王振国告诉记者,自己打鼾就像开火车发出的声音,晚上最多睡1-2小时,所以他频繁出现站着睡觉的情况,厕所、工地等到处都有他休息的身影,严重时连讲着话都能睡着。前不久,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检查,发现他打鼾主要是由于咽腔和鼻孔堵塞得严重,比正常人小一半。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有生命危险。医院做对症治疗,鼾症较之前有明显好转。
有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睡觉六成打呼噜。打呼噜是一种疾病的信号,但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重视,主动求医的不到两成。睡觉打鼾可不只是吵到别人那么简单,更可怕的是它可能会要命。
65岁以上人群高发
打鼾,又叫鼾症、打呼噜,是目前很多市民都普遍存在的一种睡眠障碍,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单纯打鼾、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下缩写为OSAHS)的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20%,其中吸烟、饮酒、长期使用安眠药、肥胖、男性及老龄人群发病率较高。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康晓明介绍,随着年龄增高,鼾症的发病率也增高,可能与上气道肌群弹性和张力减弱有关。此外,脑力劳动者打鼾发病率比体力劳动者高,绝经期妇女发病率高于未绝经期妇女。
容易盯上肥胖老人
长沙市民刘爹爹告诉记者:“老伴儿今年60岁,75公斤,每晚都鼾声如雷,我实在忍不住了就轻轻推了推她,她却没事儿,翻了个身继续睡,仍旧打着震耳欲聋的呼噜。最近我实在忍无可忍,我们分房睡了。”其实这类病人还真不少,看起来睡得很香,其实睡眠质量并不好。康晓明说,这种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是肥胖引起的。据临床观察,确诊“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肥胖老人比体重正常的人多好几倍。患者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治疗才可阻断疾病的伤害,医院进行一次诊断,判断出是哪种病因引起,再对症治疗。
会加重一些老人疾病
通常我们认为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事实上,它也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引起的。据统计,24%的中年男性和9%的中年女性患有OSAHS,且患病5年后得高血压的几率会增加3倍。如果早上起来发现自己口干严重,晚上经常起夜,白天总是犯困没精神,就很可能跟OSAHS有关。
OSAHS是一个“潜在杀手”,不仅本身可能导致人在睡眠中猝死,还可能引发或加重一些疾病的病情,较常见的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等。一方面,睡眠质量不好,白天反复犯困、嗜睡,可能会引起这些疾病的发生;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本身已患有这些基础病,OSAHS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需要指出的是,年轻人因睡姿不当或饮酒等引起的偶尔打呼噜,无需过于担心。但儿童、中老年人打呼噜应尤其重视,医院做个睡眠监测来具体判断,到底是属于正常范围还是属于病态。
儿童打鼾易忽视或混淆
“打鼾不仅在成人群体中多发,儿童也不例外。最近科室连续收治了20多例鼾症小患者,虽然很多家长发现出现打鼾、说话有鼻音、鼻涕多等情况,但却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放在心上。”康晓明告诉记者。
良好的睡眠对儿童尤为重要,它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成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保证。睡眠障碍直接影响他们体格及智力的发育,造成精神不集中、智力发育不良、体格发育和生长迟缓等身心问题。
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长沙市2-12岁儿童睡眠障碍总发生率为40.9%,主要表现为频繁鼾症、睡眠呼吸暂停、张口呼吸、睡眠中多汗、睡眠中肢体抽动、磨牙、夜间遗尿等。一般来说,男童的发病率高于女童,可能与男童更活波好动,爱玩刺激性游戏、喜看动作类、恐怖类电视等因素有关。
鼾症治疗因人而异
很多市民对鼾症的危害性认识还不够。临床调查数据显示,约47.8%的调查者认为打鼾不是病,27.5%的调查者认为是病但不需要治疗,约24.7%的调查者认为严重的打鼾需要治疗。
“严重的鼾症会有导致窒息的可能,患者需高度重视自己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的症状,尤其是已存在高血压,长期嗜睡或肥胖伴打鼾者。”康晓明表示,睡眠呼吸监测检查是临床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金标准。若出现睡眠憋气或暂停等情况,建议尽早进行睡眠监测检查。医生再根据患者病因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制定出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一般治疗:减肥,戒烟戒酒,避免睡前喝浓茶,加强体育锻炼,建立侧卧睡眠习惯等。内科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保守治疗方式,也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式。口腔矫治器治疗,主要适用于舌根后气道狭窄的患者。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重要手段之一。
■偏方验方
花椒、山楂可以治打鼾?
花椒5-10粒,睡前用开水泡一杯水,待水凉后服下,花椒不吃,连续5天,以后再也不打鼾。
青果、乌梅、山楂各6克,烘干研末,用作咽喉部喷雾;或水煎服。
打鼾虽没有列入疑难杂症圈,但要治愈鼾症却并非那么简单的事情。很多鼾症患者为了治疗,不得不相信一些民间偏方,花椒、山楂能治疗打鼾的说法便悄悄地在鼾症患者中流传开来。
花椒是调味香料,也是一味常用中药。《本草纲目》记载,花椒气味辛、温、有毒,归入脾、胃、肺、肾经,能除风邪气,温中,去寒痹,坚齿发,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现代研究认为花椒具有散寒、除湿、理气、止痛、消毒、杀菌之功效。不过,花椒治打鼾,古代医籍及现代临床文献均未见有记载,其疗效机理也不明。
引起打鼾的原因非常多,常见的扁桃腺肿大、鼻咽部肥大、鼻息肉、鼻炎、咽喉炎、肥胖、心脑血管病等,都可能是引起打鼾的原因。可导致打鼾者缺氧、白天疲劳、困倦等,从而影响工作,时间久了还会发生及肺源性心脏病、高血压、脑溢血等,需要引起鼾症患者的足够重视,医院检查治疗。在治疗鼾症时不要一味地想通过吃花椒、山楂这些偏方改变病症。这不仅帮不了忙,还会起反作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才是明智之举。
(湖南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教授)
■寻医问药
指导医生:王蔓菁
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从事耳鼻喉科诊疗十余年。
出诊时间:周日全天
患者(长沙罗先生55岁):
三年前有间歇性的耳鸣耳聋,并伴有头晕目眩,走路不稳。四个月前,病情有所加重,耳鸣不再是间歇性,而是一直耳鸣不止。没有流脓症状,前不久检查过鼻咽部没有肿块。请问这是神经性的耳鸣耳聋吗?能不能治好、会不会引起其他的病变?
医生:要判断是不是神经性耳聋,需进行详尽的耳鼻检查,严格的听功能、前庭功能和咽鼓管功能测定,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和全身检查以区别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聋有先天性、老年性、传染病源性、耳毒性、创伤性、特发性、自身免疫性,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等病因。治疗原则是恢复或部分恢复已丧失的听力,尽量保存并利用残余的听力。具体方法有药物治疗、助听器、电子耳蜗等。根据罗先生描述的病史,感音神经性病变可能性大,还需进一步的听力学检查才好确诊。现在还有加重的趋势,建议到耳鼻喉科进行专科检查,明确病因才好对症治疗。
患者(长沙李小姐26岁):
耳朵嗡嗡响像冰箱运行的声音,持续差不多半年了,突然间就这样,听力有所下降。我的工作是夜场演员,工作环境特别嘈杂。医院做过听力测试,说神经性耳鸣,给我开了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吃了一个月一点都没有缓解。请问如果耳朵持续这样会不会聋?有啥好的办法可以缓解这样的轰鸣声?
医生:耳鸣是耳科临床常见三大难题之一,发病率较高。李小姐突发性耳鸣及听力下降的病史与突发性聋相吻合。突发性聋的病因有感染、肿瘤、颅脑外伤、药物中毒、自身免疫反应、内耳供血障碍、先天发育异常等。发病后越早治疗恢复的可能性越高,疗程为半月到半年。约30%的患者治疗效果不好,听力下降或耳鸣无法改善。建议远离嘈杂环境,坚持治疗并到耳鼻喉科检查,排除听神经瘤及其他可引起耳鸣的疾病。
患者(株洲戴阿姨60岁):
有点耳聋,想配助听器,请问该如何选择?佩戴助听器需要注意什么?
医生:助听器种类很多,有气导和骨导、盒式和耳级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单耳和双耳交联等。一般需要经过耳科医生或听力学家详细检查后才能正确使用。单侧耳聋一般不需要配用助听器。双耳聋者,若两耳损失程度大体相同,可用双耳助听器或将单耳助听器轮换戴左右耳;若两耳听力损失程度判别较大,但都未超过50dB,宜给听力较差耳配用;若有一耳听力损失超过50dB,则应给听力较好耳配戴。初用助听器者要经调试和适应过程,否则难得满意效果。戴阿姨若要配戴助听器,建议到耳鼻喉科或正规的听力公司进行配戴。
■医生专栏
警惕中老年人药源性高尿酸
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2亿,发病率高达10%,且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尤其是患几种病的老人,如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老年人组织器官衰老,对药物的吸收、代谢、排泄的能力降低,若在治疗上述疾病过程中,用药频繁、品种多、剂量大甚至成瘾时,就容易发生药物高尿酸血症。那么该如何防治药源性高尿酸?
利尿剂,抗结核治疗的吡嗪酰胺(PZA)和乙胺丁醇,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巯嘌呤片(6-巯基嘌呤),阿司匹林,慢性肝炎辅助治疗药物肌苷(片),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维生素C,含有乙醇(酒精)的药物,帕金森病药物左旋多巴,烟酸,这些药物易诱发高尿酸血症。
药源性高尿酸血症应如何防治?已有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者,应进行药学监护干预,使其血尿酸水平基本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尽量避免选用可引起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在长沙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中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