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大诗人李白笔下脍炙人口的名句,描写的是庐山“香炉峰”的景色。
在李白笔下,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生起一片紫色的烟霞,展示了盛唐气象和时人对香炉的偏爱之情。
Lot10片金铜香炉
在现代生活当中,人们习惯上认为香炉最大的功用,便是一件敬佛或是祭祖的礼器。其实,香炉在文人雅士的心中,是极具高雅的物件,放置在厅堂或者是文房案头,在读书、作画、会友时点上一炷清香,便有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妙意境。
在中国,古人有四般闲事:焚香、品茗、插花、挂画,总结来说,讲求以闲养心,通过这些雅致之趣,来怡情养志,修身养性。在品茗、插花、挂画这三般闲事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伴随着焚香,而焚香最需要的就是香炉。香炉是香道之中必备的一种器具,是专门焚香所用,也是华人民俗、宗教以及各种祭祀活动当中,不可缺少的供具。
历代使用的香炉,常见的香炉有方形或者是圆形,方形的香炉一般会有四足,而圆形的香炉多是三足,一足在前,两足在后。其所使用的材质也有金、银、铜、铁、锡以及各种瓷、玉等,其中最引人青睐的,还要属铜质香炉。
自汉代博山炉起始,铜便是制作香炉的上好材料,汉代博山炉、明代宣德炉、清代印香炉等均为铜质香炉。
细细观赏铜质香炉,它有铜之厚重,又有玉之光泽,明代文人冒襄形容:黯淡的皮色内部散发出奇特的光芒,有如女子的肌肤。
而且铜这种材质,越是经常使用,越是温润细腻。经过多年炭墼烧爇,徐徐火养,或者盘玩擦拭,会越来越耐看,每尊炉形成的皮色锈斑都是独特的,彰显着使用者的个人印记。
以下为部分拍品
Lot1玛瑙金蟾莲蓬石
L2cm、1.9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2铜鼻烟烟碟铜
d4.4cm、H0.9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3玛瑙珠管石
d2cm、L4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4玛瑙炉顶石
H6.5cm、5.3x4.1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5铜狮铜
6.5x5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6紫檀香盒木
d6.5cm、H2.6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7紫檀香盒木
d5.5cm、H2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8铜鎏金帽飞铜
3.5x2.8cm、H1.7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9铜香箸铜
L22.2cm
起拍价:无底价
Lot10片金铜香炉铜
d9cm、H8.4cm
起拍价:无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