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之声·杨宸工作室
生活里有很多人都把打呼噜(打鼾)
看成是睡得香的标志
而对于与他们共处一室的人而言
那就可能要“睁眼到天亮”了
打呼噜不仅会打扰周围人的睡眠
其实对于打呼噜者自身的健康
危害更大
为什么会打呼噜
打呼噜有哪些危害
应该如何来改善
今天《大医生来了》节目邀请到浙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潘志杰,请他来给大家讲一讲。
浙医院
呼吸内科副主任
潘志杰
“为什么会打呼噜
打呼噜也称打鼾,在医学上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在上呼吸道(鼻、咽部)狭窄的基础上,如肥胖、变应性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过粗、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短小等因素诱发。
当我们进入睡眠时,舌头、咽喉和口腔根部(软腭)的肌肉群会松弛。这种肌肉松弛会使咽喉部组织下垂。当人呼吸时,下垂组织会使气道变得狭窄,并发生振动或颤动,便会发出打鼾声。正因为气流不畅,才会发生响声。
鼻部异常
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粘膜充血肥厚、慢性鼻炎等都会导致睡觉打呼噜。另外,颌面部发育畸形,如小颌畸形等,也会导致睡觉打呼噜。
咽喉问题
扁桃体/腺样体增生、腺样体肥大等,这些症状会导致咽喉狭窄,呼吸不畅,从而产生呼噜声。
年龄因素
岁数越大,咽喉部肌肉变得越无力。咽喉肌肉松弛可导致周围组织下垂而出现振动。
体型肥胖
肥胖者因为面部、颈部的脂肪沉积能够导致体内的软腭和喉咙壁上也附着了大量的脂肪,这样会导致上呼吸道变窄导致打呼噜。
精神压力大
压力过大,精神紧绷也会造成打呼噜。
“打呼噜有哪些危害
许多人认为打呼噜不是什么坏事,顶多是影响别人睡眠而已。然而潘主任介绍,打呼噜的危害不仅仅是长期感到疲劳,打扰周围人的睡眠,更重要的是长期缺氧导致对机体各脏器的严重损害,可导致心律失常、血压增高、心肌梗塞、脑溢血、内分泌紊乱,甚至可因长时间的呼吸暂停而发生猝死。
危害一:引起高血压
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30%是由睡眠呼吸暂停引起的,打呼噜是独立于年龄、体重、饮食、遗传等因素的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
打呼噜引起高血压的机制认为与胸内负压增加、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及片段睡眠有关,因这些因素可使睡眠中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兴奋,小动脉收缩、心输血量增加,引起肺循环、体循环压力增大,产生肺动脉甚至全身动脉压力周期性升高,从而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同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均可使肾上腺髓质中的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危害二:引起睡眠障碍
打呼噜由于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导致反复的微觉醒,,造成正常睡眠结构的破坏,浅睡及微觉醒增加,而深睡眠减少,夜间不能充分休息,导致白天嗜睡,精力不充沛,头昏头沉,记忆力、判断力、反应力、注意力下降。
危害三:引起高血糖、肥胖
打呼噜除了引起高血压外还容易导致高血糖、肥胖等情况发生。打呼噜可引起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交感-迷走神经功能兴奋,血管收缩,儿茶酚胺释放增加,糖、脂肪代谢紊乱,可造成多系统器官损害,导致高血压、高血糖、肥胖等。
危害四:引起脑中风
打呼噜为什么会引起脑中风呢?那是因为鼾症睡眠时多伴有呼吸暂停,出现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缩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加,全身动脉收缩和血管平滑肌增生,狭窄,血压升高,直接损害脑血管内膜,易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致缺血性脑卒中。
“如何来改善睡眠?
控制体重
除了控制饮食,每餐不要吃的过饱,也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每天进行半个小时的慢跑、健美操、游泳等有氧运动;有条件的,可以在专业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进行低强度的力量训练,虽然力量训练燃烧脂肪的效果较差,但是长期下来,对于改善体型、控制血压是非常有好处的。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相信大家也都有体会,特别累,或者喝酒后,睡觉更容易出现打鼾。所以,白天避免过度劳累、睡前不要饮酒、尤其不要醉酒,对于缓解打鼾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采取侧睡的姿势,也有一定的作用。
使用家用呼吸机治疗
这是一种简单的呼吸机,可以在家使用。它能产生一定的压力,在吸气时,主动将气「吹」到患者的呼吸道内,可以很好的改善睡觉时缺氧的情况,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上线嘉宾预告
周二(8月22日)10:00——11:00
医院
肝胆胰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
张启逸
?浙江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