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孩子睡觉时打起了小呼噜,可能绝大多数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孩子睡得可真香呀!
没错,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孩子睡觉打鼾并不是什么大事儿,原因无非就是睡眠姿势不正确、白天过度疲劳或者由感冒引起,无需特别在意。
但事实上,俗称的小儿打呼噜即小儿鼾症,又称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打鼾会导致呼吸中断和大脑供氧减少,从而导致晚上睡眠中断,是一种睡眠时候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在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3%。
近日,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性打鼾的儿童的大脑结构会发生变化,可能导致一系列行为问题,例如注意力缺乏、多动以及学习困难等等。为了进行这项研究,研究人员检查了参加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ABCD)研究的1万多名9至10岁儿童的脑部MRI图像。
青少年大脑认知发展(ABCD)研究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关于大脑发育和儿童健康的长期研究,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是这项研究的联合调查员。结果发现,父母报告经常打鼾(每周打鼾三次及以上)的孩子的大脑额叶中,有几个区域的灰质可能更薄,这些区域负责高级推理能力和冲动控制。
而这些区域的灰质较薄会与一些行为问题相关,包括注意力缺乏、学习障碍以及冲动行为等。
马里兰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头颈外科及儿科副教授AmalIsaiah表示:「这项研究展现了打鼾与大脑异常之间的联系。打鼾引起的大脑变化与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大脑的变化类似,孩子会失去认知控制,出现破坏性行为。」
在美国,有高达10%的孩子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而这其中有很大比例的孩子被误诊为多动症并接受兴奋剂药物治疗。
对此,Isaiah博士的建议是:「如果孩子一周打鼾超过两次,就需要对孩子进行评估了。」
目前,睡眠呼吸障碍可以通过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切除术来治疗,这被认为是治疗儿童打鼾、睡眠中呼吸暂停和嘴呼吸的一线治疗方法。
「我们知道大脑有自我修复能力,尤其是儿童的大脑,所以及时诊断和治疗阻塞性睡眠障碍呼吸可能会减弱这些大脑变化。」这项研究的联合作者、诊断放射学和核医学教授LindaChang补充道。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经常打鼾的情况,爸爸妈妈们可别不当回事儿,不要因为疏忽而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大脑的生长发育造成负面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