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个育儿误区,99的家长看后都会恍然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健康可爱,可是,你都做对了么?

误区1

婴儿白天睡觉也拉窗帘

很多家长从月子里开始白天也会拉上卧室的窗帘,来保证孩子有一个完全黑暗环境来提高睡眠质量,但在新生儿阶段,这样做反而可能不利于建立宝宝昼夜周期。

正解

对于半岁以内的小宝宝,我们建议在白天尽量不要拉上窗帘,晚上则尽量保持黑暗和安静。

误区2

靠手温判断冷不冷,怕孩子着凉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手脚体温低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只是因为孩子本身心脏力量弱,血压低所导致的,和孩子冷不冷没有直接关系。捂得太厉害,反而使孩子烦躁,睡得不安稳,还可能悟出痱子、湿疹。

正解

了解孩子的冷热情况,应该摸孩子的后背或者前胸这些躯干部位:温热但没出汗,就是最恰当的。

误区3

动不动就补钙

出汗多——缺钙,枕秃——缺钙,头型不好看——缺钙,半夜哭——缺钙,走路晚——缺钙,不爱吃饭——缺钙……其实,出汗多最大可能就是给孩子捂太多了;枕秃大部分孩子都会有,如果过早使用枕头或者床品选择不好更明显;头型问题更可能因为睡觉姿势不对,俯卧时间过少导致……

正解

0-6个月无论是母乳、配方奶还是混合喂养的宝宝,只要奶量够喝,钙都是充足的。6个月后,如果宝宝饮食平衡,就没可能缺钙。

误区4

总认为孩子吃不饱,一哭就喂奶

孩子的哭是由很多种原因的,可能是冷了,热了、拉大便了、困了、不舒服了、不一定是饿了。长期如此,宝宝的胃很容易被撑大,为以后的肥胖症埋下了隐患。

正解

根据宝宝月份大小和日常食量,形成有规律的喂奶时间。

误区5

母乳6个月以后就没有营养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母乳再任何阶段会失去营养价值。母乳会根据宝宝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每一次的分泌,满足宝宝的需求。

正解

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建议6个月龄内纯母乳喂养。顺应喂养,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误区6

经常摇晃着哄睡

其实婴儿困时会自己入睡,只是大人为了控制孩子的入睡和睡觉时间而人为干预,造成有些孩子依赖大人的干预睡觉方式。摇晃睡觉确实对婴儿没有好处。

正解

逐渐减少哄睡时摇晃的幅度,到非摇晃搂抱哄睡,再到搂抱入睡,大人手摸着入睡,最后到孩子自行入睡。逐渐过度,养成自主入睡习惯。

误区7

给母乳宝宝喂水

母乳中80%以上是水,只要观察婴儿在非吃药状况下的排尿为无色透明或微黄,就说明体内水分充足。给母乳宝宝喝水,不仅会增加其肾脏负担,还会影响其吃奶量。

正解

母乳中含有水分,不建议家长每天刻意给孩子喂水。除非宝宝有缺水的现象,例如尿液偏黄等。

误区8

睡硬枕头让头型更圆

长期用质地较硬的枕头,容易使新生儿头颅变形或形成大小脸。而且,真正影响孩子头型的因素是遗传和睡姿,并不是枕头啊!

正解

想要睡出好头型,就请经常有意地为孩子调整睡姿吧。

误区9

剃胎发使头发更多

新生儿的胎发到了三四个月时会自然脱落,并且孩子的毛发状况是跟遗传、营养状况相关。可以给孩子把头发剪短,但切记不要剃光啊!!!

正解

最好别给太小的婴儿刮光头,因为很容易损伤毛囊,然后就会出现头发暂时不生长的现象。

误区10

孩子吃粥好消化

不给宝宝的肠胃适应硬一点的食物,会影响宝宝的消化能力的发展。而且由于口腔缺乏咀嚼和吞咽练习,可能影响宝宝口腔发育和面部肌肉发育。

正解

给孩子添加辅食时,可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可逐步添加米粉、蔬果、鱼类、肉类让营养更均衡,也让宝宝的咀嚼和消化能力逐步得到锻炼。

误区11

吃奶粉的宝宝长得快

吃奶粉的孩子的确更容易胖,因为奶粉中有数倍于母乳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宝宝不需要的,而且会造成体重过量,给将来的健康埋下隐患。

正解

母乳能够满足宝宝每一阶段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母乳喂养更健康哦。

误区12

过早添加辅食

母乳能够在六个月以内满足婴儿的全部需求(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只需要每

天额外添加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即可)。提前添加辅食,不但无助于事

,反而会给孩子造成过重的肾负荷,并且破坏孩子对母乳的吸收,适得其

反。

正解

宝宝六个月之前母乳喂养完全能满足宝宝的营养,所以是不必添加任何辅助食品的哟。

误区13

坚决不给用安抚奶嘴

如果宝宝频繁吃手,建议给用安抚奶嘴,因为①吸吮安抚奶嘴,可有效避免今后牙齿变形,因为安抚奶嘴外面的圆片有效抵抗并缓解吸吮带来的向内的吸力;②吸吮手指会比吸吮安抚奶嘴更难戒。

正解

偶们建议尽可能让频繁吸吮手指的婴儿接受安抚奶嘴。

误区14

只有冬天出生的母乳宝宝才需要补充维生素D

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并不高。因此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如果没有适度的阳光照射,很容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而引起的一些疾病。

正解

婴儿出生后不久我们就建议该开始补充维生素D咯。

误区15

过早让宝宝学坐

宝宝天生头大身子小,每个宝宝必须经过足够的俯趴和爬行,颈部和背部肌肉和骨骼才能支撑他那颗大脑袋。因为早学坐而导致弯腰驼背、脊椎变形的宝宝数不胜数。

正解

从小鼓励孩子醒着多趴,锻炼其颈部和背部肌肉,抬头、爬、坐、站、走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误区16

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

给孩子过早学走路,用学步车等,会造成孩子骨骺发育异常,形成O型腿。学步车会阻碍臀肌的发展,加上多数小孩使用学步车时,是以垫脚尖方式行走、站立,小孩子自然无法学习将脚放平,以支撑身体。

正解

要让孩子在顺其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走路。

误区17

打呼噜说明宝宝睡得香

宝宝偶尔打鼾可能是由感冒引起的,但如果宝宝经常打鼾,可能是由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或其他原因,影响了鼻咽部通气造成的。

正解

如果宝宝经常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的情况,医院检查。

误区18

喝葡萄糖水去黄疸

对于婴儿黄疸,需通过增加喂养量,致使排便量增加,进而达到降低黄疸的效果。而葡萄糖的吸收过程只增加血中葡萄糖含量,使体内的能量供给维持在一定范围,排便量不会增加,因此不利于新生儿退黄。

正解

多喂奶,多晒太阳,让黄疸自行代谢。如果还是很医院就诊。

误区19

嘴对嘴喂食

家长通过嘴对嘴给宝宝喂食,容易使宝宝感染幽门螺杆菌,引起宝宝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甚至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

正解

给宝宝喂的食物,建议亲爱的家长们一定不要用唾液接触哦。

误区20

吃东西时逗孩子

进食时逗孩子,孩子大叫或大笑,随后一次深吸气,饭粒等食物就会随气流而被吸入气管内,引起呼吸道梗阻,甚至呼吸困难、窒息。

正解

给孩子喂食应该让其保持平静、专注。

误区21

随便亲吻宝宝

①传染疾病:感冒、患口腔疾病或肝炎、结核等传染疾病的人亲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得病;

②造成皮炎:成人脸上的化妆品、口红大部分含香料和各种化学物质,直接与孩子接触,会伤害孩子稚嫩的皮肤。

正解

与宝宝亲密接触时请确保大人的卫生和健康。

误区22

用纯净水、矿泉水冲奶粉更健康

纯净水除去了各种常量元素和大部分的微量元素,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矿泉水中含有的营养素又过多,长期饮用会造成孩子某种元素摄入过多。

正解

使用自来水烧开冷却到合适温度冲奶

综合报道









































白斑风
擅长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wdac.com/dhwh/6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