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还未结束,又有年轻精英人士猝死的噩耗传来。6日,丁香园官方微博号传出消息,春雨医生“70后”创始人张锐今日凌晨心梗去世,享年44岁。据了解,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约有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上海社科院对92例“过劳死”个案分析调查显示,“过劳死”人群的平均年龄仅为44岁。
猝死多因心脑血管疾病引发
张锐,“70后”,安徽人,中国人民大学生物学学士,新闻学硕士。《京华时报》前新闻中心主任、网易前副总编辑。年创立春雨医生。到年6月,春雨医生被曝出完成12亿融资Pre-IPO环节,年线上问诊业务实际收入1.3亿元,盈利万,计划分拆打包上市。在这个关键节点,张锐匆匆过世。据知情人士透露,张锐过世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梗塞。
近年来,不断有年轻精英人士猝死的噩耗传出。不久前,上海社会科学院亚健康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公布了一项关于“过劳死”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公安、新闻、IT、文化演艺、企业、国家公务员、科教界成为中国人“过劳死”的高发区。在对92个个案分析后的结果显示,他们“过劳死”时的平均年龄为44岁,而科教界、IT、公安和新闻行业“过劳死”人群的平均年龄已经在44岁之下,IT阶层年龄最低,仅仅为37.9岁。
“最令人担忧的是,绝大多数人缺乏早期健康干预的意识,往往等到累倒了才开始重视,严重时甚至导致猝死的悲剧发生。”医院院长张大东告诉记者,临床上经常出现年轻人猝死等意外发生,猝死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疾病,其中又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多见。
生命是自己的,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这些是近年来突发急病离世的名人们,不能不让人心惊。
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因疾病突发在北京不幸去世,年仅34岁。
年6月23日,前阿里巴巴数据技术及产品部(DT)总监欧吉良在打羽毛球时猝死,年仅34岁。
李俊明在看雪论坛ID是Aker,生前最后一句留言
年12月13日,腾讯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李俊明在陪怀孕的妻子散步时猝死,12月18日孩子出生。
年7月26日,华为海思无线芯片开发部部长王劲突发昏迷,不幸离世,年仅42岁。
年6月14日,慧聪网副总裁、CTO洪广志6月12日下午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6月13日不医院去世,享年43岁。
年2月4日,雅虎中国原总经理田健因病去世,年仅44岁。
年7月2日晚间,百事通首席运营官、医院逝世,时年39岁。
年6月25日,致远协创首席运营官、前SAP中国区副总裁黄骁俭在南戴河游泳时不幸逝世,年仅43岁。
年4月4日,江民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因心脏病突发去逝,享年59岁。
年9月18日,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年仅38岁。
年12月中旬,前IBM大中华区政府及公众事业部总经理李清平突发心肺衰竭去世,时年46岁。
年2月24日,域名注册系统顶尖专家、中国频道的CTO黄柏林病逝,年仅37岁,刚刚初为人父。
年4月8日,爱立信中国总裁杨迈心脏病猝死,时年54岁。
这些年,关于中青年人猝死的报道屡见不鲜,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都市白领猝死高发?你到底离猝死有多近!
一、关于猝死你必须知道的
1.我国每分钟3人心脏猝死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脏猝死的总人数高达50多万,平均每分钟就有3人因心脏原因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而抢救成功率却不到1%。
2.猝死越来越容易出现在年轻人身上
3.疲劳过度易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人体表现为身体代谢失调、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二、容易猝死人群
1.抑郁:抑郁焦虑加速心血管病的形成,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心肌梗塞的一个独立威胁因素。心血管病伴随着焦虑抑郁,成为猝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2.打呼噜:打鼾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一个征兆,如果“睡眠呼吸暂停“时间一次超过秒,很可能发生睡眠中猝死
3.过度劳累:经常熬夜会使人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处于功能失调状态;吃饭、作息不规律会引起低糖低钾,电解质紊乱,导致心律不齐,这是引发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4.熬夜:长期熬夜诱发心律失常、心脏早搏而突然晕倒,若没获得及时急救,易发生猝死。另外,长期熬夜会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5.生活压力大: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并会增加心律失常、血管痉挛的风险,甚至诱发猝死。
6.肥胖:心血管病最爱胖子。肥胖人群几乎把所有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占全。而且胖子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7.久坐电脑前:长期上网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粘稠度较高,下肢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可能会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
8.抽烟喝酒:吸烟的人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时常人的3倍。究竟能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长期饮酒还可导致心脏衰竭等疾病。
三、猝死发病前也有征兆
征兆1、疼痛
相比较而言,疼痛反应是猝死的发病征兆中,最易被感知的信号。当感到胸部出现剧烈、紧缩、压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过气时,就要提高警惕。
征兆2、潜在病因
除了疼痛,还要警惕可能导致猝死的潜在病因。比如,是否有易形成血栓的病史。例如一位骨折病人,他曾在一段时期内被限制运动,那么他就容易发生静脉血栓,而静脉血栓一旦掉下来,则可能发生肺梗死。
征兆3、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
如果工作性质是久坐或长期站立,血液循环不好,当病情发作时,除了疼痛外,若还有憋气、明显的紫绀、口唇发紫、血氧下降等,要高度怀疑可能是肺栓塞。
征兆4、重度的血压升高
对于主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征兆是剧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重度的血压升高。
征兆5、胸痛
冠心病猝死率最高。典型的冠心病表现是胸痛,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它的面积会适当大一点儿(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说不清到底哪疼,主要是闷痛的感觉。而针扎的刺痛或者是“按着疼”的感觉往往跟心脏关系不大。
四、必须学会的急救措施
五、预防猝死,从生活中点滴开始
猝死看似不可预防,但从生活习惯、情绪方面作调整,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身体健康,就有可能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
1.每天保持6小时睡眠。
2.清淡、低脂饮食。
3.戒烟、戒酒。
4.适量运动,改善身体健康,培养心肺功能。
5.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以及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6.注意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把它抵消。
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