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张着嘴巴呼吸,打呼噜,鼻塞,甚至憋醒。都是让很多孩子家长们忧心不已的睡眠问题。
长期张口呼吸,孩子们的面容会悄悄地发生变化;长期睡不好,生长发育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生长速度跟不上。
妈妈们心中的疑问来了——我的孩子怎么了?这时就需要注意了,这种情况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孩子出现的哪些症状
与腺样体肥大有密切关系
鼻:“阻塞”——鼻塞、入睡打鼾、张口呼吸(最常见的三大症状)
咽:“分泌物”导致咽部不适——清嗓、吸鼻、呛咳
耳:“堵塞”——因堵塞咽鼓管而导致的分泌性/化脓性中耳炎,耳痛、耳鸣、耳闷、听力下降
面:腺样体面容——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长期口呼吸导致的腺样体面容,主要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的面容,一旦形成,难以恢复。
睡眠:多梦、易惊、磨牙、遗尿
精神行为:因眠差而起性情暴躁、易激惹、注意力不集中、智力下降
生长发育:因呼吸不畅,肺扩张不足,可导致胸廓畸形。儿童长期处于缺氧状态,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表现为厌食、呕吐、营养不良,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
腺样体肥大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仅会让孩子变“丑”,还会让孩子变“笨”。
西医多主张手术切除,但扁桃体和腺样体对儿童,特别是3~5岁的小儿咽部和整个上呼吸道的局部免疫功能有重要的作用,极少数患儿手术后还可能出现寰枢关节脱位,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颈椎稳定性丧失,并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此外,不少家长和患儿对手术有恐惧感,并且手术多采用刮除术和非摘除术,存在手术后腺样体还有可能继续肥大的隐患。故而运用中药内服,也不失为另一蹊径。
中医认为导致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外因是外感六淫,内因是饮食失度、脏腑虚弱,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痰饮水湿凝聚于鼻咽部,导致腺样体增生肥大。
只有扫除孩子体内的痰湿,肥大的腺样体才会自然缩小。
去年,有一6岁男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找到我。妈妈说孩子在半年前感冒后出现睡时打鼾,张口呼吸易憋醒。伴鼻塞,无咽痛,发热,无咳嗽,咳痰。曾口服消炎药效果不显。
初诊:睡时打鼾,张口呼吸,伴鼻塞。咽部黏膜光滑,轻度充血,双侧扁桃体I度大,表面光滑,无异常分泌物附着。鼻黏膜淡红,鼻中隔居中,双下甲不大。舌质暗红,苔白脉细。X线显示咽后壁软组织增厚影。
西医诊断:腺样体肥大
中医诊断:鼾眠(气血瘀阻型,窍道不利)宜行气活血,化瘀通窍。
给开了赤芍、当归、川穹、桃仁、郁金、白芷、石菖蒲、延胡索、枳壳、路路通、红花、桔梗、辛夷、苍耳子、细辛。七剂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二诊:打鼾症状好转,鼻塞不显,食欲不佳。
原方去苍耳子、细辛,加陈皮、焦山植、炒麦芽、焦六神曲。七剂,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三诊:夜间偶有打鼾,喘气声粗,原方再服七剂。
四诊:打鼾消失,鼻腔通畅,食欲佳睡眠好。随访2个月未再复发。
中医认为儿童为稚阳之体,脏气未充,易为外邪侵袭,若失治或治疗不当,邪留鼻咽交界处,气血瘀阻,腺样体增大,咽喉不开,堵塞鼻窍而为病。治以行气活血,化瘀通窍。
其中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活血祛瘀;川穹活血行气祛风,为“血中之气药”,具通达气血功效;郁金、延胡索行气活血解郁;石菖蒲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枳壳破气,行痰,消积;白芷、细辛祛风解表通窍;苍耳子、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桔梗能升降肺气,引活血祛瘀药上达病所。诸药合用共奏行气活血,化瘀通窍之功。
#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