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开烂才知犯困喝红牛没用,掌握一妙招


随着各行各业形势持续向好,群众交通出行日益增多,驾车出行、外出消费聚餐的情况都大幅增加,特别是随着学生的陆续开学,路面车水马龙,一些交通违规、违法行为也有所上升。

守法的开车人士,都了解“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道理。而在酒驾之外,经常被严重忽略的另外一个“马路杀手”——瞌睡虫,则防备太少。

在我国,由于司机犯困每年引起超过件交通事故,直接导致超过人重大伤亡,犯困4秒在高速路上足以致命!

新闻里的交通事故只是一则消息,或是一组冰冷的数字。

都知道疲劳驾驶不好,但不少司机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不够重视。

然而这样做就会面临一个结局: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

注意:类人容易发生疲劳驾驶!

1、长期熬夜的人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要经常上夜班的人,生理习惯被打乱,看起来整个人无精打采,如果开车的话,容易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而开车是一个对于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如果精神不好,容易出行事故,这也是在高速行车四个小时,要去服务器休息的规定。那这样的朋友建议等时间调整了再学车,对于会开车的,建议平时少开车或者不开车。

2、有睡眠障碍的人

如果你有各种睡眠问题,晚上肯定睡不好,第二天开车就容易犯困。这里面最多见的就是慢性失眠了。

有研究显示,失眠者与致死性车祸风险升高至2-倍有关,而且这种关系不依赖于年龄、酒精使用及药物使用——也就是说,不管你多年轻多老,喝不喝酒,吃不吃药,只要你失眠,就有风险。

除了失眠,另外一个常见的睡眠问题就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这个病可能你以前没听过,简单描述就是:睡觉上气道狭窄,造成气流受限,严重时出现反复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夜间缺氧,频繁觉醒。这种情况多见于肥胖、脖子比较粗、睡觉打鼾的人群。

有OSA,睡眠质量肯定受影响,第二天会犯困。不过,我这么说的话,你可能对OSA的影响还是没有什么概念。

如果拿OSA和喝酒做对比你就知道了!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患有OSA的群体与血液酒精浓度为0.06%(60mg/ml,妥妥的酒驾)的人相比,未经治疗的轻至中度OSA患者的表现更差——也就是说,OSA如果不治疗,相当于每天喝点酒去开车,而且,反应也许比喝酒后还要差。

最可怕的还不仅如此。这个实验还发现,有OSA的人在白天的表现和你有没有感觉到犯困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不管你白天是否打瞌睡,轻中度OSA在白天的表现都很差。

、青少年

为什么青少年也是疲劳驾驶的高危人群呢?

先来看个非常悲催的数据:有人对超过例疲劳驾驶导致的车祸进行了研究,发现有个年龄段特别扎眼,占了车祸的一半以上。这个年龄范围是:16-24岁(大部分为男性)。

驾车安全提示

乘车时必定要系安全带

乘坐车辆时,不管前排仍是后排,不管是驾驭员仍是乘客,请务必全程全员系好安全带。

有实验数据显现,即便车速只要20公里/小时,与前方车辆产生磕碰,假如不系安全带,乘客头部受到的最大冲击力是系了安全带的两倍。

假如使用安全带,结果就大不相同。实验显现,在80km/h的速度下,一辆汽车忽然撞上前方物体而急剧减速并泊车,车上人员会被安全带牢牢“按”在座位上,避免人体因为惯性撞上仪表盘及挡风玻璃。

累了困了别硬撑

建议我们在上高速的时分车上至少带上一个驾驭员,在自己疲惫的时分能够替换驾驭缓解疲惫犯困的症状,确保自己的出行安全才是首要任务。

平时该如何有效预防驾驶疲劳呢?

1、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效果

睡眠充足是防止春困的关键所在,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做到早睡早起,少玩手机,不熬夜,避免通宵娱乐。只有休息好了,精力充沛,才能避免疲劳驾驶。

2、充分利用到站休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

驾驶员到安全地点后可利用间隙小眯一会儿,用冷水洗洗脸或者下车扭动扭动身体,放松放松脚踝,眼睛向远处看看,或者围着爱车转两圈,利用走动赶走春困,也兼顾检查一下爱车。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wdac.com/dhwh/15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