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妈妈的聚集地,严谨而不严肃的育儿新知,最具价值的教育方法.让您轻松成为最懂孩子的妈妈,妈妈们快
1、夜间入睡打鼾、张口呼吸、憋气、睡眠中反复惊醒、肢体翻动等。
2、尿床、夜间多汗、睡姿异常;常爱趴着睡,严重的可以出现趴着撅起屁股头望前探着睡觉。
3、白天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行为改变、认知障碍等。
4、长期发作可有生长发育迟滞、高血压、心脏扩大、右心衰竭及肺心病等体征。
5、有的患儿还可以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等表现。
2、孩子长期睡眠打呼噜的危害
1、孩子睡眠质量下降,致使生长激素的释放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2、孩子在睡眠中容易严重缺氧,直接导致脑部发育的供氧不足,将影响到孩子的智力水平,甚至导致死亡。
3、孩子在打鼾时由于鼻咽部阻塞、张口呼吸,上下牙齿咬合不正常,久而久之,可出现上牙外凸,嘴唇上翘,脸部拉长,眼神呆滞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4、经常打鼾的孩子,腺样体增生肥大,如果堵塞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咽口,则会引起反复的渗出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塞感、耳鸣、听力减退等症状。
3、孩子晚上经常张口呼吸,家长要警惕是不是支气管炎。
11个月大的丫丫感冒半个多月了,吃药不见好转,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气管炎。中华中医药儿科学会副会长、国家名中医、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教授郭振武提示说,小儿支气管炎反复发生,长时间不愈,可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可以转变成为小儿哮喘或支气管扩张等病症,因此家长一定要重视。
4、小儿支气管炎可发展成哮喘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发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也可忽然出现频繁而较深的干咳,以后渐有支气管分泌物。婴幼儿不会咯痰,多经咽部吞下。咳嗽一般延续7~10天,有时迁延2~3周,或反复发作。身体健壮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慢性鼻咽炎、佝偻病等小儿中,不但易患支气管炎,且易并发肺炎、中耳炎、喉炎及副鼻窦炎。经久不愈也可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甚至小儿哮喘、支气管扩张等病症。
人们常说“老慢支”,而郭振武介绍,小儿也会得“小慢支”。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若咳嗽、咯痰超过2-3周即可考虑进入慢性过程。近年有不少专家提出应将持续性咳嗽伴或不伴咯痰超过3个月定为慢性支气管炎较为适宜。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除反复咳嗽、咯痰不愈表现外,几乎都伴有经常性的流涕、鼻塞、夜间张口呼吸症状。另有约40%患儿肺部听到哮鸣音。
5、切忌一味地应用抗生素治疗
小儿慢性支气管炎并非单一病因所致,可能与免疫功能低下、支气管异物及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郭振武介绍,一旦遇到疑似慢性支气管炎的患儿,应从上述常见因素考虑,结合免疫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病因,切忌笼统地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一味地应用抗生素盲目治疗。建议采用中医中药清肺止咳化痰。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常用中成药有:抗感合剂、天贝止咳汤、养阴润肺合剂、止嗽灵、咳喘灵等。
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常用中草药有:麻黄、杏仁、甘草、荆芥、前胡、川贝、半夏、桔梗、石膏、黄芩、连翘、芦根、茯苓等。
6、宝宝患支气管炎要经常帮助他翻身
家有宝宝患支气管炎首先要注意保暖,注意温度变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加重支气管炎病情,因此家长要随气温变化及时给患儿增减衣物,尤其是睡眠时要给患儿盖好被子,使体温保持在36.5摄氏度以上。
其次要多喂水。小儿患支气管炎时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水分蒸发较大,应注意给患儿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盐水补充,也可用米汤、蛋汤补给。但不宜多饮果汁,不利于新陈代谢和药物疗效的发挥。
另外,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营养物质消耗较大,加之发热及细菌毒素影响胃肠功能,消化吸收不良,因而患儿体内营养缺乏是不容忽视的。对此,家长对患儿要采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给予清淡、营养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如稀饭、煮透的面条、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汁等。
患儿咳嗽、咳痰时,表明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为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可用雾化吸入剂帮助祛痰,每日2~3次,每次5~20分钟。如果是婴幼儿,除拍背外,还应帮助其翻身,每1~2小时一次,使患儿保持半卧位,有利痰液排出。
南妈的碎碎念
为了宝宝能够健康成长,爸爸妈妈应随时复方木尼孜其颗粒副作用都有哪些白癜风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