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沉香,一杯香茗,一卷好书,不仅给古代文人带来一些浪漫主义的情调,也给今人提供了一种典雅、隽永、温馨的生活方式,一种和古人“对话”的途径。
品沉香,品的就是味道,追求的也是味觉的体验,一呼一吸之间的美妙,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谈及此处,不得不提中东人对沉香味道的痴迷。他们对味道的表现要求更为热烈:使用香炉像是倒过来的金字塔,口大底小,熏香的时候底下放入炭火,然后架上网格,上面是沉香香料,火焰的热能直接传递给香材,沉香的味道非常快地爆发出来,非常浓郁。
中东人品闻沉香用的香炉
不过,对于喜欢清雅香气的国人而言,这样的熏香方式是太浪费了。“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更挼残蕊,更捻余香,更得些时”——捻一缕沉香粉或碎料上炉,读书、打坐、会客、喝茶、抚琴、临帖,足以畅幽怀。当然,我们也有隔火熏香的品香之法,与中东人这种品香方式有所类似,但还没有脱离国人品香“精致”的内核,奢侈程度上还是有差别的。
中国的沉香文化,起源于西汉,盛行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流行于皇室宫廷、文人雅士之间。殊不知,香文化春秋时期就已盛行,但是沉香却“后来居上”位列众香之首,遂有了“沉檀龙麝”一说,颇有些众星拱月的意味。
古人香事
十多年前,从事木材生意的爷爷递给孙玉辉一块沉香原材:“看看这个。黄花梨、紫檀论斤论吨卖,它可是论克卖。”起初,孙玉辉并没有觉得沉香有何出众之处,但当他凑近细闻,一抹淡雅清甜的幽香滑入鼻中,这是他从来没有闻过的奇特香韵。
不了解沉香的人,容易把它当做一块普普通通的木头。严格来讲,沉香不算木头。
富森红土沉香沉水级原材
沉香树在风雨雷电、虫蚁蜂噬咬等外来因素下受伤,出于自我保护,沉香树上伤口四周分泌了大量的树脂油。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醇化,形成一种有香味的膏脂状的物体。这个膏脂状物质连同它旁边的木质部分,就是沉香。
富森红土沉水原材细节
沉香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甘醇的油脂,以及油脂散发出来的香韵。
这种香韵,舒缓柔和无刺鼻之感,嗅觉感官上非常讨喜;且香从鼻入,通于肺腑气血。《本草纲目》中记载:沉香“香气入脾,理气、补五脏、止咳喘、温胃暖肾”,能够“辟邪气、养正气”,理气、通窍、安神,在帮助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7.6MM柬埔寨念珠19.95克
加里曼丹沉水挂件12.66克
沉香也会带给人气质和心境上的变化。它历经百年风霜磨难,却香气依旧。这和人生之道不谋而合,耐得住寂寞、经得起风雨,方能沉淀出气质,芳香悠远不消散。
绿奇楠九分沉5.5mm念珠
文莱软丝九分沉手串
林清玄曾说:“心有沉香,不畏浮世”,这便是孙玉辉喜爱沉香,并把沉香当做一生事业的原因。
孙玉辉,沉香文化艺术研究者、践行者
香至尊沉香
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品牌“香至尊”,年又借助互联网将香至尊沉香推向全国。到了年,香至尊品牌广告又登上了央视一套、七套。至此,孙玉辉在沉香这一行,算是有了一定的名气。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