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这样吃,降压又健康,三分治七分


我国高血压目前处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的阶段,而且很多人对于高血压也不够重视,觉得是人老了“自然现象”,其实不然。

如果高血压不好好控制,会不停地“攻击”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让身体处在危险境地,稍不注意就可能触发心脑血管疾病。

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血压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是会随着人的状态上下浮动的,比如睡眠状态时会低、晨起会高。

只要处在正常范围内,就都不用过分担心。

如果血压已经出现异常,最开始几天应每天测量2-3次,连续测量几天;等血压逐渐平稳之后,就可以每周测量一次即可。

测量的时间点也很重要,在早上10点前、下午4点左右、晚上10点左右这3个时间点都测一次,看看血压是不是真的稳定下来了,才能避免高血压发作危害身体健康。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只有46.5%、41.1%、13.8%。

存在这种局面,与病人对高血压认识不够、用药上常犯错是分不开的。

越早将血压控制在合适水平,越能更好地保护血管,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避免心梗、心衰、中风、肾衰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早期的轻度高血压,可通过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血压达标之外。

其他阶段的高血压都应该尽早启动药物治疗,而且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随便停药。

95%以上的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需要药物控制,很少存在治愈的情况。

另外,目前,把控制血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就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有保健品或是健康仪器宣称“治愈”高血压,要小心虚假广告。

而且保健品无法代替药物,常规的补充钙铁锌硒维生素是可以的,但是药不要私自停掉。

健康人群,一般建议35岁之后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就算体内没有任何不适(早期高血压或持久高血压不会产生明显症状),每年至少需要测量2~3次血压。

高血压病人一定要养成监测血压并记录的习惯。

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者每天测量至少3次,连续监测3~5天后再找医生调整方案,直至稳定达标。

已稳定达标者,每天监测一次或每周选一天进行监测即可。

上午6点到10点和晚上10点之后到入睡,这两个时间段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是恶性事件的高发阶段。

在这个时段中风风险比平时增加近3倍,更易发生不可挽回的意外。

冬天选择在这两个时间段锻炼身体,可能使血压急剧升高,增加中风、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的发病风险,老年人最好避开。

夜间打鼾,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再平常不过,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意义更为重要。

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副主任张新军教授接诊的患者中,很多都在深夜发生了异常打鼾,出现了呼之不应、肢体抽搐等表现。

如果你是高血压患者、且出现了异常打鼾,这可能是求救信号,需要警惕发生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

引发高血压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过量吃盐、长期饮酒、精神紧张焦虑、长期在高噪音的环境中,都会让人们患上高血压。

对抗血压,任何单一食物对缓解高血压都是无效的,要调整饮食习惯,做到“高钾低钠”才行。

“低钠”:减少与盐相关的含钠食物摄入,比如盐、味精、酱及各种咸味零食等。

“高钾”:含钾丰富的新鲜蔬菜是膳食钾的主要来源,所以高血压患者应该多吃新鲜蔬菜,每天至少吃到克以上。

绿叶蔬菜

如油菜、菠菜、空心菜、韭菜、茼蒿、小白菜、生菜等。

各种鲜豆类

如毛豆、蚕豆、扁豆、豌豆、豆角、油豆角、黄豆芽等。

菌类

如鲜蘑、金针菇、榛蘑、口蘑等。

茄瓜类

如甜椒、茄子、西红柿、苦瓜、南瓜、黄瓜等。

另外,日常饮食中:

每个菜肴都搭配蔬菜,比如西红柿炒鸡蛋、黄瓜片炒肉、西兰花炒肉等。

“生菜”可以作为零食吃,比如黄瓜、西红柿、圣女果等。

用食材榨汁,作为饮料。西芹、苹果、胡萝卜混合榨汁味道就不错。

尽量食用当季新鲜蔬菜,经常变换种类。

高血压是常见病,

日常防护比用药治疗重要的多,

希望上面这些小贴士能帮到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wdac.com/dhjs/107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首页 合作伙伴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

    医院地址:乘车路线:352(环形),750路到郑卞路口向东走300米即到。

    Copyright (c) @2012 - 2020 china 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