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55岁的张叔(化名)在最近半年突然开始睡觉打呼噜,并且动静越来越大。
对此他一直没放在心上,直到最近感觉鼻子呼吸不通畅,吃饭的时候吞咽还有点困难,并且右半边脸和脖子明显变得比左边大,医院诊治。
结果经过检查,张叔确诊了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种全世界最常见的血液癌症。
当身体里有癌细胞时,免疫细胞会识别并杀死它,阻止癌细胞裂变。但免疫细胞有时候也会恶变成肿瘤细胞,淋巴瘤就是一种起源于人体免疫系统的肿瘤。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肿瘤分为良恶性,淋巴瘤一经确诊即为恶性。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增长可达到7.5%,是近10年来增速较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而且很多淋巴瘤一经发现就是晚期了,其实,很可能是我们忽视了淋巴瘤的预警信号!
1
善于“伪装”的淋巴瘤
可发生于各个部位
由于肿瘤细胞可随着淋巴和血液播散,因此淋巴瘤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的淋巴组织。而且其症状与常见疾病相似,因此很容易被忽略。
一般来说,侵袭不同器官的表现各有不同:
鼻咽部的可能表现为鼻塞、打鼾、面部肿胀、吞咽困难;(像张叔的打呼、吞咽困难症状,正是因为淋巴瘤侵袭鼻咽部导致的)
胃肠的可能表现为腹痛、黑便;
脑中的可能表现为头痛、偏瘫或者昏迷;
皮肤的可能是顽固性皮疹、皮肤肿块;
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也有患者无明显不适,但会出现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临床上,超过2/3淋巴瘤患者就诊时有外周淋巴结肿大,大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自测危险淋巴: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3根手指的末端指腹,从耳根到颈部,从上往下来回捋。
能活动的、软的肿块多是炎症引起的,且常有红肿热痛;但若无痛感,摸起来质地坚韧或偏硬,像是在触摸额头,则要警惕是危险的淋巴瘤。
2
4类高危人群要注意
建议定期检查
淋巴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完全清楚,但以下4类人通常被认为是淋巴瘤的高危发病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淋巴瘤筛查:
①免疫功能低下,如干燥综合征、艾滋病、器官移植史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
②病原体感染,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
③长期处于放射线暴露处或蕴含有害气体的空间里,如劣质皮革厂;
④长期接触到化学致癌物,如农药和染发剂等。
即使真的确诊了淋巴瘤,也不要过于恐慌,淋巴瘤相比其他恶性肿瘤对化疗更敏感,因此生存期也更长,多数淋巴瘤经过化疗或放疗可以完全消退,控制率、治愈率都相对较高。
除了要规范治疗,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以及良好心态,多补充蔬果,更有利淋巴健康。(我是大医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