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雾霾又开始肆虐。小小的PM2.5,不仅让呼吸系统遭殃,还会助长糖尿病的嚣张气焰!那么,除了遗传、肥胖和饮食不合理外,还有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因素会成为糖尿病的“帮凶”呢?小盟今天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4个意想不到的糖尿病“帮凶”都有啥?
01
雾霾
糖尿病领域著名期刊《糖尿病护理》曾发表过一篇论文,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并引起胰岛素分泌及血脂的变化,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
专家解释说,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高糖反应,糖友的微血管大多有损伤,而PM2.5是可进入血管的有害细小颗粒物,因此吸入PM2.5无疑会对糖友的病情产生不良刺激。
02
噪声
最新研究显示,噪声也是诱发糖尿病的元凶之一,“噪声让人烦躁、情绪波动,体内激素就会因此发生改变,脑垂体中多种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血糖也随之升高。”专家提醒,除了管住嘴、迈开腿,保证环境安静舒适、休息良好也是控制糖尿病的必要因素。
03
打鼾
国外调查表明,打鼾的人10年内得糖尿病的几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如果打鼾合并肥胖,发病几率将更高。肥胖伴有打鼾的人,体内缺氧比较明显,特别是夜间容易憋气,胰岛的氧供给和胰岛素合成都会受影响,久而久之就会得糖尿病。
04
熬夜
长期熬夜和糖尿病有关的可能原因是调节胃肠道和内分泌系统的生物钟被破坏了,而睡眠中断可导致胰岛素抵抗、食欲增加和体重增加。长期加夜班或晚睡还可能引发一些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如吸烟、不规则饮食和缺乏锻炼。尤其要避免经常不规律熬夜,频繁调整生物钟会更加伤身。
专家推荐:预防糖尿病需记住这4个“法宝”
01
控制体重
俗话说:“一胖生百病”。因此如果您体重超标,尤其是那些腰围超标的人一定要努力减肥。
超重及肥胖者首先要将体重降低5%~10%,然后逐渐将体重减到正常范围,并保持适宜的体重。
02
饭后散步
每天饭后散步一刻钟到半小时能降低餐后血糖水平,这种血糖平稳状况至少能维持3个小时。
当然,最新的研究也指出饭前进行高强度的短暂运动相比全天进行的长时间锻炼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
前期患者亦至少要达到每周~分钟的运动量,根据个人体质增加运动量不仅有助于消耗多余的脂肪,还能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改善糖耐量不良的情况。
03
适量吃坚果
研究表明常吃杏仁、核桃等坚果有助于降低糖尿病风险,它们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具有抗氧化、保护心脑血管、预防糖尿病的益处。但是这些坚果类食物能量颇高,一次不要吃太多,每天一小撮就可以了,以免能量超标,可以在早餐中少量添加,让早餐丰富多彩起来。
04
杜绝酗酒
酗酒会破坏大脑神经系统,影响胰岛素的正常释放,因此以往饮酒的糖尿病患者需要限酒。另外,为了健康医生建议大家戒烟,香烟的危害几乎每一个人都略知一二,吸烟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为了自己和家人,请远离烟雾的毒害。
免责声明:文章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