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噜的危害
1.影响他人睡眠
打鼾的人睡眠确实比较深沉,比较踏实。一般人和打鼾的人夜间同睡一间屋子非常令人担心:当不打鼾的人躺下后还没入睡时,同屋的人已经鼾声如雷,沉入梦乡,这种鼾声会吵得同屋不打鼾的人整夜不得安睡,次日头脑昏昏沉沉,无法工作和学习。
2.打鼾与疾病
过去很少有人关心打呼噜对本人有没有危害,自从睡眠成为研究的课题之后,才有学者研究打鼾者的睡眠情况。
研究发现长期打鼾者或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的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血氧减少,时间久后,会影响记忆力会,身体很多系统、器官出现病变。
近几年,“呼噜娃”逐年在增多,儿童鼾症患者逐年增加,儿童患者的数量不容小觑。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孩子的扁桃体与腺样体肥大,在2岁-10岁之间都有可能发生。一般情况下,儿童的腺样体在五六岁达到高峰,以后逐步萎缩。但是,现在临床发现,很多孩子并不遵循这种发育规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空气的污染对上呼吸道的刺激,导致腺样体反应性增生,另一方面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平时喜欢吃刺激性食物,喝过多的碳酸饮料,睡觉反复受凉等,也会导致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
打呼噜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老人认为“打呼噜睡得香”
实际上恰恰相反,打呼噜合并呼吸暂停可导致夜间缺氧,导致身体机能变化,呈现亚健康状态。
打呼噜合并呼吸暂停可导致夜间缺氧,导致身体机能变化
误区二:家长认为小孩打呼噜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其实不然,儿童长期夜间睡眠打鼾张口呼吸,身体缺氧,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要么消瘦呈“豆芽菜”,要么体重超重,长期还可引起硬腭高拱,颧弓突出,甚至鸡胸畸形,应尽早就诊治疗。儿童夜晚遗尿其实与也儿童夜间睡眠缺氧有关,有时家长因不了解,而过多责怪孩子。
误区三:酒后鼾声如雷是正常的
这应引起家人的重视。据流行病学统计,肥胖、烟酒是引起和加强呼吸暂停的重要因素。
误区四:控制高血压和睡眠障碍没关系
部分高血压的病人对药物控制血压往往不理想,靠加大药量也无济于事,其实有可能与睡眠障碍有关系。临床实践证明,给予纠正睡眠障碍,对控制高血压起事半功倍的作用,甚至不少人不再需要使用降压药物了。
误区五:打鼾反正也不能治愈,就不治了吧!
打鼾其实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打鼾会造成睡眠呼吸反复的暂停,造成机体严重缺氧,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夜间呼吸暂停时间超过秒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因此现在认为,打鼾是高血压的独立发病因素,临床也发现,打鼾的病人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患有高血压病,打鼾还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夜间夜尿次数增多等等。
打鼾治疗方法很多,但都针对病人不同的病情,打鼾虽然不能治愈,但通过个体化、恰当的治疗,完全可以明显减轻并控制打鼾,完全可以预防因长期打鼾导致的身体并发症,就像通过药物控制血压、血糖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所以还是应该积极治疗。
呼吸暂停应早治
一旦诊断患有睡眠呼吸暂停,应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尽早治疗。一般而言,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都需要接受综合治疗:其中包括保守治疗,如减肥、纠正睡眠姿势、戒烟戒酒、改善作息规律等。
结语:以上为大家介绍了打呼噜的危害,希望大家对这种症状重视起来。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知道打呼噜是怎么一回事了吧,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一定要提醒一下,一旦出现打呼噜及时观察,医院进行咨询就医!